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2024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之“文明互鉴下的第三方市场科技与人文研讨会”在汉举行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匡敏)11月7日下午,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科技厅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共同举办的“文明互鉴下的第三方市场科技与人文研讨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致辞(学通社记者 谭若煐 摄)

青平首先代表学校向出席研讨会的学者表示欢迎,并向嘉宾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在中非合作领域取得的成果。青平表示,作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始终是中非农业合作坚定的支持者和先行者,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实践“规划引领、科教赋能、产业示范”为一体的中非农业合作新模式,在促进人才培养,深化科研合作,推动技术转让、引领品种示范等方面与非洲各国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希望本次会议成为促进中非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更深入、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实施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实现“全球南方”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研讨会现场(学通社记者 程希怡摄)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中非第三方市场合作、农业技术与农业示范、清洁能源与绿色基建、高等教育合作、教育与职业培训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共同为中非科技与人文合作献智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刘博洋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贺文萍教授以“从2024年中非北京峰会看中非知识和技术创新合作”为题作主旨报告,她梳理了2024中非北京峰会的主题、目的和背景,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促进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副主编、编审安春英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谭若煐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安春英以中国交建公司引入德国第三方公司顺利完成莫桑比克共和国跨径悬索桥建设的项目为例,分析了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模式对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系主任唐晓阳以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制造业投资为例,探讨双边知识交流的机制及其影响,通过回顾企业内、企业间和政策导向等各个合作层面的互动,揭示了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利益相关者在知识共享方面的复杂动态。

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葛金玲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刘博洋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葛金玲教授结合自己在布隆迪、肯尼亚和埃及的田野考察,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非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她建议双方加强与非洲高校科研合作与师生交流,尤其可大力推进非洲高校的汉语教育。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刘博洋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张振克教授梳理了中非合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文明互鉴下多边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多边科技合作与人文交流的现状与挑战,并展望了中非多边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广阔前景。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成富教授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程希怡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成富教授分析了认识非洲、宣传非洲的重要性,他指出,百业待兴的非洲发展潜力无限,中非友好合作不仅能为中国和非洲带来机遇,也能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继森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程希怡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继森教授分析了中非携手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列举了非洲农业的资源和要素禀赋,阐明了非洲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和路径,并回顾了中国在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助力。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教授张艳秋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刘博洋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以“中非合作下的媒体话语互动与共建”为题作主旨报告,她指出,推动对非传播实践走深走稳走实,需要超越讲好中国故事,向非洲国家介绍中国的媒介体制、发展传播理念及成功实践,推动中非开展媒体对话及国际传播舆论生态共建,与非洲传播学界共建全球南方学术话语理论体系。

北京大学研究员于佳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程希怡摄)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于佳教授分析了非洲电力可及性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梳理了中非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情况,并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凡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程希怡摄)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凡副教授基于布隆迪和埃塞俄比亚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土地产权制度、农业基础设施对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Mohamed Frahat Foda讲话(学通社记者 刘博洋

华中农业大学外籍教师Mohamed Frahat Foda副教授介绍了通过纳米技术创新推进非洲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有关思考。他列举了纳米技术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分析了中国和非洲在利用纳米技术进行可持续农业研发方面的合作机遇。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Lyatamila Ndyali作报告(学通社记者 程希怡摄) 

华中农业大学外籍教师Lyatamila Ndyali副研究员分析了中非跨文化学术交流的历史背景、现状和挑战,提出双方在文化交流、教育知识和传授、人才发展合作项目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搭建中非桥梁的构想。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沈伟带来题为“从双边到多边——国际教育合作展望”的主题报告,他分析了中欧关系现状和科研、学术合作情况,并展望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合作的机遇。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国林在总结中表示,各位专家的报告站位高、针对性强,富有前瞻性和参考价值,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思路指引和路径选择,他期待更多学者关注中非合作研究,为推进南方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审核:冯国林  曹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