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华农设施农业赋能西藏山南“甜蜜事业”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秦睦远)“呀咕嘟!呀咕嘟!”10月25日,在西藏山南市雅砻蜜瓜采摘节现场,藏族同胞格桑米厝对这里的甜瓜和西瓜赞不绝口。

这是由我校黄远老师团队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徐永阳老师团队共同技术支持的西藏跃林创建科技有限公司果蔬大棚内的欢乐场景。

黄远老师与学生和藏族同胞在基地

据公司负责人胡甲魁介绍,果蔬大棚内现种植有甜瓜、黄瓜、番茄、辣椒、秋葵等120余个品种的蔬菜,长势喜人。

这实际上是西藏设施农业的有益尝试。据黄远介绍,西藏山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年平均日照2938小时,全年无霜期110至130天,昼夜温差大、滴灌水质好,适合发展大棚设施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在山南市和各级援藏队伍的帮助下,全市共建有蔬菜栽培设施4555栋,促进了山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进步。

技术支撑是黄远团队在这里深耕的重要工作。做为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第22批博士团援藏队成员,他把关键技术和种植理念带进山南。目前,他所主持的“基于物联网和模拟模型的西藏山南设施蔬果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及“山南设施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研究及示范”两个项目正在这里落地,他们分别是湖北省科技厅援藏项目和山南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

依托于该项目,黄远和团队3位研究生长期驻点山南,开展品种筛选、砧木嫁接育苗、土壤改良、品质分析、病虫害防治、设施环境物联网管控等,与企业一道,探索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藏族同胞参加设施农业培训(通讯员 秦睦远 供图)

山南市多颇章乡嘎东团结新村的藏族同胞们一起参与了现场采摘和栽培技术培训,设施农业可以在当地当季生产出鲜嫩可口的甜瓜让他们感到十分惊叹,对此赞不绝口。格桑米厝表示,如果条件允许,自己家也愿意经营这样的设施农业。

大棚内,格桑米厝和村民们一起吃着瓜,聊着今年的收成,现场氛围和谐融洽。据了解,西藏跃林创建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村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也为当地藏族同胞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达成了产业与致富的“双赢”。

在一处蜜瓜前,黄远和胡甲魁一起估算起了这一批高原蜜瓜的产量,目测每亩产量3000公斤,以20亩计,共可生产甜瓜60000公斤,以30元单价,整个大棚可毛收入180万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藏区来说是十分可观的。

黄远表示,由于夜间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形成冷凝水,山南的大棚需要采用多层覆盖,防水保温两不误,同时实行水肥一体化,做到精准滴灌,同时在有机肥施用、生物源农药和生态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也作了大量试验,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中,探索出了独特的新路子。

在未来,团队将进一步帮助企业在高品质栽培、品种筛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和物联网精准管控等方面发力,“为西藏农业,也为设施农业做出进一步探索和贡献!”

谈及未来,胡甲魁也表示信心满满。他说,西藏的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给了设施蔬菜独特的品质和营养特性,这是世界上其他区域不具备的,“我们有信心,把山南的瓜果蔬菜,推广到内地、到全国、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