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刘子硕 陈曦 通讯员 成诗文悦)11月6日下午,副校长青平走进荟园学生社区“共同空间”,围绕一流学风教风建设、学习成长发展等话题,与同学们展开面对面深度交流。
交流伊始,青平便聚焦“学习动力”这一核心话题,为同学们拨开成长迷雾。谈及部分同学“入学后动力下降”的困惑,他表示,真正的学习动力源于内心的志向与追求,“唯有树立远大志向,以行业标杆为榜样,才能驱动自己持续精进”。他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实,鼓励同学们珍惜青年时光,在学习、身体、心理、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奋斗或许辛苦,唯有拼搏才能赢得尊重、收获真正的幸福”。

青平与同学们交流(学通社记者 谭若煐 摄)
谈及如何拓宽国际科研视野,青平鼓励同学们养成每周研读专业文献的习惯,要善用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宝贵资源,通过电子数据库接触国际顶刊成果,从摘要入手逐步探寻科学前沿。“从大一开始就要养成阅读顶刊的习惯,哪怕先读摘要和结论,慢慢积累就能逐步理解”,他鼓励同学们主动请教专业老师,学习参考国际一流大学教材,在持续阅读中紧跟学科前沿,为学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提问(通讯员 汪雨桐 摄)
面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学习效率与时间管理问题,青平分享了“8-1>8”的学习理念,他强调适度运动对提升学习效能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每日安排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充沛精力,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学习。在时间规划上,他以曾国藩“欲去惰字,总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勉励大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他提倡将精力最集中的时段用于攻克难度较大的课程,并保证每天约两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此外,他还介绍了“螺旋式学习法”,鼓励通过循环复习不断巩固知识体系,实现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
谈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风的塑造,青平指出,创新是一流大学学风建设的核心要义,“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善于创新的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索,一流学风需要自由的学术互动与敢于质疑的勇气”,他表示,学校将不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通、通专融合、数智融创、学科交叉,推动形成教育教学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他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挑战权威,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学术创新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在掌握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敢于开辟新领域、解决新问题”。

青平与同学们合影(学通社记者 谭若煐 摄)
活动最后,青平鼓励同学们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主动走出“象牙塔”,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阅读中积累、在规划中进步、在互动中成长,共同筑牢学校一流学风教风的根基。
审核人 陈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