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严建兵校长与生科学子共话“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康凡 龚雨帆 何欣一)11月1日下午,狮山书院・博雅讲堂专题讲座在第一综合楼A202会议室举行。校长严建兵结合国家战略部署、学校实践探索及自身科研经历,为狮山生物科学英才班学子作题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报告。

严建兵做客狮山书院・博雅讲堂(候国涛 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讲座伊始,严建兵以“为何要读、如何读懂中央文件”为切入点,引导大家从国家战略层面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要主动学习党中央的重要文献,理解国家最迫切的需求,这样才能在人生的关键抉择中,站在更高格局上,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

严建兵指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已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列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相关举措得到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目前,学校正加快生命科学交叉学院的建设步伐,围绕人造细胞、未来植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方向,打造“强化基础、深化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通”的发展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在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时,严建兵提出要“成建制自主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并重点介绍了“应用场景驱动的项目制教学”模式,阐明“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支撑科研、人才连接两者”的协同逻辑。他列举了多个正在推进的鲜活案例:从研发“高蛋白玉米”以减少大豆进口依赖,到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新型饲料酶制剂提升生猪养殖效率;从开发“替代蛋白”昆虫处理畜禽粪便,再到前瞻布局“未来植物”与生物制造。这些源自真实产业痛点和世界科技前沿的“应用场景”,已直接引入本科生科研与学习项目中。“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是在重复验证已知的结论,而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他强调,这种模式让同学们的科研训练直接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真正实现“用一流的科技创新带动一流的人才培养,用一流的人才培养支撑一流的科技创新”。

严建兵分享学校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中的探索(候国涛 摄)

互动环节,严建兵与同学们亲切交谈。针对2020级英才班刘川浩分享的“鸡舍末端干料湿拌装置研发及液态蛋白、疫苗应用”创新路径,他高度认可其技术价值与产业适配性,鼓励学生以项目实践锤炼交叉学科能力,依托学校交叉培养平台,实现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共进。在解答2024级英才班瞿若冰“如何确定人生主攻方向”时,严建兵结合“人才成长与科技需求相匹配”的理念,以杨振宁从实验物理转向理论物理为例,指出教育应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定位自我,关键在于通过系统学习不断提升,学校多元培养平台将助力学生对接国家科技需求、找准发展方向。面对2021级英才班周宇欣提出的“玉米耐热研究如何聚焦主效基因”问题时,他建议构建可重复、易操作的表征系统,锻炼科研聚焦能力,并鼓励学生依托学校在农业领域科研方面的优势,将耐热研究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结合,将个人学术志趣融入祖国科技发展。

刘川浩同学提问交流(候国涛 摄)

严建兵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候国涛 摄)

据悉,博雅讲堂是狮山书院系列品牌活动之一,长期邀请国内外政治、哲学、经济、信息、人文、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书院还实施“悦读计划”,组织学生研习传统文化与经典著作,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自开设以来,博雅讲堂已成功举办多场高质量讲座,深受师生好评。

审核:唐永木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