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农业大学2025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志愿者合影(校团委 供图)
10月12日晚,2025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中央球场落下帷幕。
当冠军选手在漫天金雨中激情庆祝,当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响彻球场,有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年轻身影,在聚光灯之外,悄然整理好最后一批物资,为这场持续九天的国际体育盛宴轻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他们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67名志愿者,他们在各个岗位默默守护。赛场的星光已然璀璨落幕,而他们用专业与热情点燃的另一种光,却长久地留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
引导:展现青春形象
交通调度助理主要负责球员接待工作,作为球员抵达网球中心后见到的第一人,他们不仅代表着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形象,更是运动员们对于武网初印象的“代言人”,资源与环境学院环科2201班阮莉啦就是其中一员。

▲交通调度助理岗志愿者阮莉啦(校团委 供图)
“投入其中之后,我才意识到它真正的分量。”在阮莉啦心中,这份“分量”不仅在于零差错的时间把控与路线指引,更在于她深知,自己每一次精准的指引,都在为球员节省宝贵的备赛时间,自己每一个温暖的微笑,都可能缓解他们远道而来的疲惫与赛前的紧张。“我们传递的不仅是方向,更是武汉的温度与武网的专业。”从最初按图索骥的生涩,到后来对调度流程了如指掌的从容,阮莉啦在点滴服务中,掂量出了岗位的责任,也收获了成长的重量。他们也会担任翻译,准确及时地传达信息,确保沟通交流无障碍,让球员感受到武汉网球公开赛的专业和用心。
在来自世界各地球员热情善意的感染下,阮莉啦开始对网球感兴趣,深入了解网球的专业知识,对网球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互学互鉴的交流,让我深刻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温度与力量。”

▲酒店接待助理岗志愿者谢昀倍(左二)正在与运动员沟通入住事宜(校团委 供图)
还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坚守的阵地在酒店,是酒店保障工作坚强有力的后盾。
“虽然不能亲耳听到球场的欢呼,但看到每一位球员来到下榻酒店的微笑,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谢昀倍道出了酒店接待助理组同学们的心声。
从凌晨接机、引导入住,到高效分发比赛物资;从耐心解答各类咨询,到协调解决球员们遇到的各类生活问题,他们的工作琐碎而具体,需要的是极致的耐心、出色的沟通能力和预见性的服务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谢昀倍还意外结识了一位教练,“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The more we open,the more we can connect with the world’”,谢昀倍认真说道,“这句话让我重新思考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经历,也是一次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机会。”

▲引导服务助理岗志愿者李升华(左一)(校团委 供图)
在球场看台,工学院机械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李升华是离观众最近的人。作为引导服务助理,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指定的入口、通道和看台,为前来观赛的观众提供精准指引。李升华还是学校网球协会的会长,他对网球规则和观赛礼仪非常熟悉,这些相关知识在服务观众时也运用得得心应手。他坦言,这份工作更像是一场对沟通效率、应急处理和心理耐力的综合考验,需要随机应变。比如在人潮高峰期,他必须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明确的手势,在嘈杂声中快速疏通,确保观众安全、顺畅地抵达座位。
“我们是观众对武网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们的任务是要尽力营造一个有序、友好、热情的观赛氛围,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舒心、专注地享受顶级网球赛事”,李升华说。
保障:守护赛事精彩
赛场上的关键角色是球员,而比赛的关键还在于球童与球员的配合,因此球童的管理和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球童管理助理,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王盈慧和团队最早投入武网志愿者工作。从暑期训练到赛事服务全程陪伴,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保障每一位球童正常的休息、训练与赛事服务,同时他们还用镜头细心捕捉孩子们在赛场下的成长瞬间。

▲球童管理助理岗志愿者王盈慧(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王盈慧与小球童一起核对信息(校团委 供图)
在王盈慧的印象中,这里是一个充满善意与责任感的地方,在她忙碌的时候,孩子们会主动整理队伍、清点人数,减轻志愿者的负担。这种彼此体谅、互相支撑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团队中。
“我喜欢小朋友们可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时真的会让我感到‘头疼’”,王盈慧笑着说道,“我也很庆幸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会毫不吝啬地肯定彼此,也会在情绪崩溃时提供最可靠的肩膀。”

▲餐饮服务助理岗志愿者黄小雅(左一)与同伴进行餐券信息登记(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华农林肯学院园艺2401班黄小雅是一名餐饮服务助理,主要负责协助赛会餐饮需求的统计以及工作餐的调配、发放和结算。尽管这份志愿者工作看起来并不起眼,黄小雅却在其中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在这个岗位上我感到快乐和幸福”,黄小雅开心地说,“尽管这个岗位容易被忽视,但我们仍然非常重视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如何将数据顺利录入系统,如何制作一个账单,如何协调可以让收发餐券的流程更加合理便捷……这些在旁人看来琐碎的事务,在她手中却成了一门需要用心钻研的学问。正是在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稳固了赛事餐饮保障的后方,也让黄小雅在细致与条理中,感受到了自身工作为整个庞大赛事带来的那份不可或缺的价值。

▲医疗保障助理岗位志愿者康景源正在整理运动员理疗床(校团委 供图)
在专业要求极高的医疗保障领域,外国语学院外文2401班康景源经历了从“单向协助”到“多向沟通”的角色转变,也让他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作为医疗保障助理的他不仅要协助运动员处理医疗需求、陪同就医,还要根据实际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赛会医生、理疗师频繁沟通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康景源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准确传递信息并体谅对方情绪。
联通:传递中国声音
赛场外,华农林肯学院生态学2402班张颢瀛用笔和镜头记录着赛事的每一个闪光瞬间。每天清晨,他都会拿上记录本和设备,奔赴新的现场。

▲新媒体编辑助理岗志愿者张颢瀛(右二)正在开展新闻发布会前准备(校团委 供图)
张颢瀛的主要工作是对接球员活动,为新媒体撰写新闻报道,有时也要协助新闻发布会准备以及现场秩序协调。活动流程的临时变动、稿件的即时撰写、长时间转场带来的疲惫,都是新媒体岗位的日常,但他乐在其中。
作为新媒体编辑助理,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有温度的瞬间,让更多人看到球员赛场上的另一面。“我们每一次记录、每一次推文,都是热爱的一种表达。”他说:“我很庆幸能以这样的方式,讲述武网的故事。”

▲电视转播助理岗志愿者郁贺与WTA裁判合影(校团委 供图)
“我们的工作内容非常充实”,电视转播助理组组长、外国语学院英语2301班郁贺说,他们不仅要协助鹰眼、即时计分、电视转播等国际专业团队与中方技术人员进行对接,提供精准的专业翻译,更要统筹不同场次的人员调度与任务衔接。
“由于今年我所负责的外场是武网自办赛以来从未涉及的一片全新场地,那里需要全程使用全新技术,意外与棘手的事情在所难免,但挑战越大,带给我们的成长就越显著”。郁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赛场上充分演绎了沟通桥梁这一重要角色,保障比赛的正常展开。

▲功能房服务助理岗志愿者刘雅文向国际运动员介绍中国折扇(图片来源: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官方图库)
信息学院生物信息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雅文曾远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展志愿者工作,此次她又主动投身到武网国际赛事的赛场,志愿工作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她致力于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初心。中秋节当天,她带领运动员们制作中秋书灯,让国际运动员在指尖流转的灯火中感受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
作为一名功能房服务助理,刘雅文的主要是在球员区的球员休息室负责球员们的娱乐活动,带领运动员们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IY项目,感受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魅力。“这个工作比我想象得要更有意思”,刘雅文说,“这不仅是一次手工活动,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她希望这些精巧的DIY项目,能让赛场之外的球员们放松身心,沉浸式地触摸中国、读懂中国。

▲体育展示及球员活动助理岗志愿者谢亦雯(左一)比赛结束后递送美国网球运动员佩古拉的签名幸运球(校团委 供图)
对于经济管理学院财管2202班的谢亦雯来说,武网赛场已不陌生,这是她第二次担任武网的体育展示及球员活动助理。尽管是相同的赛场、相同的岗位,但对于谢亦雯而言,却有全新的感受。
除了协助营造和掌控现场氛围、传播赛事品牌文化等主要负责的工作外,谢亦雯更像是志愿者的后备军,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她或是比赛结束时手持幸运签名网球的志愿者,或是新闻发布会上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又或是组织旗手排练的志愿者。“这对于我而言很有挑战性,但它更是一个机遇,一个成长的绝佳机会。”

▲媒体中心助理岗志愿者吴丹洋正在工作中(校团委 供图)
“志愿时光虽短,却像一本厚重的书,让我读到了成长与感动。深夜整理发布会会场的疲惫、帮助中外媒体老师们的快乐、与伙伴协作的温暖、被体育精神打动的瞬间,都成了我记忆里珍贵的片段。”学校“青马班”学员、2023级张之洞班吴丹洋说,她将带着这段体验和这份体育精神,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停追梦前行,始终保持志愿服务时的热忱与韧劲,努力成长为一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青年。

▲志愿者杨玉琳在武汉站迎接球员(校团委 供图)

▲志愿者徐臻宇进行物资清点(校团委 供图)

▲志愿者王一帆整理同传设备(校团委 供图)

▲志愿者武艺涵在办公室整理数据(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志愿者李泽钰正在进行物资归类(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志愿者林家鹏为观众指路(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志愿者马聪聪在观众区开展引导工作(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志愿者康雨阳拍摄赛场外精彩瞬间(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校团委老师到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志愿者之家看望慰问志愿者(校团委 供图)
赛场上的掌声与欢呼逐渐消散,但华中农业大学这67名志愿者共同织就的温暖与奉献,已深深嵌入2025年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记忆年轮。
他们来自不同专业,因武网相聚。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默默付出,用专业、热情与真诚,让运动员和观众都能感受到武网的温度。正如他们所说,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次经历,更是一次与世界对话、与梦想同行的旅程。
武汉网球公开赛已经落幕,但华中农业大学志愿者的故事还在书写……
(本文作者系 学通社记者 琚伊琳 审核人 陈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