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2025级新生第一课开讲,200余名管理干部同堂听课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晏华华 杨正莲 通讯员 向佳玲)10月7日,2025级新生第一课开讲。全体在校校领导、各单位负责人以及管理干部200余人走进教学楼,与新生同堂听课。当天,632位教师开设415门课程,涉及888个课堂,上课学生23994人次。

校长严建兵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贵华老师所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听课,详细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与授课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这门课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严建兵围绕大学生活和学习跟同学们交流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他表示,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大家建构认识世界的历史逻辑,在中外历史的对比中坚定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他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引导大家思考中国为什么有百年屈辱历史、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中华民族如何实现伟大复兴。建议大家将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鼓励大家在大学期间,通过大量阅读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突破认知局限成长为有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

校党委书记姚江林走进化学学院翟倩倩老师的《有机化学及实验B》课堂听课,在化学学院听课反馈会上,他结合听课体验就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统一认识,教师、管理服务者、技术人员“三条战线”需达成共识,从大学使命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出发,明确课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立足学院办学定位为多学科提供生化基础支撑,为同学们进一步发展厚实基础;同时研究AI合理应用与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平衡工具使用与自主学习,防止沦为“机械操作者”。二是优化状态,课堂效果需教师、学生、管理服务者三方协同:教师以使命驱动投入教学,以热情带动氛围;学生主动参与,坚决维护“课堂神圣、教学神圣、教师神圣”;管理服务者做好保障,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三方合力提升课堂“前排率、抬头率、参与率”,构建良好教学生态。三是强化联动,各教研室需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推动教师结合学生年级、专业差异化备课;辅导员要深度参与学生习惯养成,激发同学们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志趣;管理服务部门要加强技术保障,用一流服务护航一流课程建设。

审核人  肖湘平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