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迎新季】校领导走进2025级新生班会与同学们共话成长与发展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晏华华匡敏)9月3日晚,校领导姚江林、严建兵、廖济忠、郭刚奇、青平、杨少波等到教室、宿舍、学院办公楼等地,参加2025级新生班会,与同学们共话成长发展。

姚江林与动科2504班同学们交流(记者 晏华华 摄)

姚江林走进动科2504班和植生2507班,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步入大学,意味着迎来人生的成年礼,自立是成长成才的基石。”姚江林勉励同学们,要从家长陪伴的“温室”走向“自主掌舵”的广阔天地——从衣物整理、时间规划等日常小事做起,培养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自立自觉,既是适应大学生活的入门课,更是未来扎根大地、服务国家的基本功。

“学业是青年的立身之本,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正是成才的‘金钥匙’。”姚江林对校训内涵进行深入阐释:其一,坚守“勤读”初心,要沉下心来读书,在阅读中保持独立思考的锐气,敢于对学术问题发问、较真;其二,践行“力耕”精神,传承学校“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育人传统,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把专业知识“写在祖国大地上”;其三,锤炼“立己”本领,以身边“狮山大先生”为榜样,在专业深耕中锻造核心竞争力,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储备力量;其四,厚植“达人”情怀,把志愿红融入青春底色,通过乡村振兴等实践,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誓言转化为“脚下沾泥、心有三农”的行动。

“青年之强,首在体魄之强;奋斗之远,必以健康为基。”姚江林启示同学们,健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他鼓励同学们养成规律锻炼、持之以恒的习惯——在狮子山的晨跑中汲取朝气,在操场的运动中锤炼意志,让“野蛮其体魄”与“文明其精神”同频共振,以充沛精力勇担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

严建兵与光电2502班同学们交流并合影留念(记者 匡敏 摄)

严建兵受邀来到工学院光电2502班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您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有哪些建议呢?”“如何更好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工科人才?”“是什么力量推动您成为玉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高蛋白玉米是怎么回事?”“未来人类可以在月球上种菜吗?”……

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严建兵一一解答,并与同学们分享了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的感受。

“相信每一位收看大会直播的同学,心中都涌动着热血与自豪。”严建兵谈道,中华民族拥有5000余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史,曾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书写无数辉煌篇章。然而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始,国家陷入积贫积弱的困境,屡遭列强欺辱。为扭转民族命运、实现国家富强,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千万名革命先烈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用热血铸就了民族复兴的基石。

“阅兵不是为了彰显武力、挑起冲突,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和开创未来。”他指出:“和平从不是凭空而来,它的根基是国家的强大。只有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这是被历史反复验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立足华中农业大学的育人定位,严建兵表示同学们来到华农,核心目标是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目标,他向同学们提出三个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其一,明晰“为谁读书、为什么读书”,树立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价值观;其二,找准成长所需的素质与能力,“大学与中学的核心差异,在于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我学习能力是关键,同时要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其三,探索“如何成为有用之才”,一方面要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当前学校正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农业强国等国家战略与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专业领域紧密相连,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舞台。另一方面,要广泛涉猎人文、历史、美学等领域知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大学四年是人生中塑造价值观、提升能力、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审美视野的关键时期。”严建兵希望同学们能找到自己的“那团火”,将个人成长规划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寻找创新机遇,在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中锤炼品格,以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为动力,以肩负使命的责任感为指引,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人 吴义生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