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全国生物科学基础拔尖2.0基地“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暨2025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项目在我校举行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魏思雨 记者 陈超奇)7月11日,全国生物科学基础拔尖2.0基地“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暨2025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项目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B座103报告厅开幕。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生科院熊立仲教授主持。活动吸引了包括来自爱资哈尔大学、本哈大学的14名埃及学子,31名全国生物科学拔尖2.0基地学生代表和99名暑期夏令营优秀学生在内的校内外学生参与。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平教授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辞(通讯员 侯国涛 摄)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平教授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辞。他表示,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乎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始终肩负着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力的使命。他呼吁与会学子,要以“扎根”的定力夯实专业基础,以“生长”的韧性不断探索创新,以“共生”的胸怀坚持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挑战。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中科院院士、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启发教授,德国汉堡大学Arp Schnittger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Pascal Genschik教授,中国台湾中兴大学周三和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Michael Deyholos教授等依次作会议全英文学术报告。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作学术报告(通讯员 侯国涛 摄)

邓子新教授以“硫修饰DNA的机制解析:驱动合成生物学创新前沿”(DNA Modification by Sulfur——Mechanistic Insights Drives Synthetic Biotechnologies Forward)为题,系统阐释了DNA硫修饰从发现到功能解析,再到未来应用拓展的演进脉络。他通过讲解催化DNA磷硫酰化的两大关键系统——DndABCDE修饰模块和DndFGH限制模块,揭示了其通过结构域感知修饰、触发构象变化,进而调控NTP水解功能的分子机制。最后,邓子新对运用硫修饰结合蛋白(SBD)进行体外诊断与治疗性药物研发方向进行了介绍,揭示了合成生物学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中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

张启发教授作题为“为健康人类纪培育绿色营养超级稻”的专题报告(通讯员 侯国涛 摄)

张启发教授作题为“为健康人类纪培育绿色营养超级稻”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粮食安全理念的演变,提出“提供丰富的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的目标。结合健康膳食推荐,他指出全谷物食品在健康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人间正稻有黑米”,张启发随后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指出,黑米富含人体所需的丰富均衡营养,具有高膳食纤维和高花青素含量,“美味黑米是开发稻米营养健康效益宝藏的钥匙”。他介绍了团队研发的世界首个米饭型全谷黑米品种——华墨香3号,并对“绿色营养超级稻”战略构想和“双水双绿”理念进行了阐述。

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Pascal Genschik教授在线作学术报告(通讯员 侯国涛 摄

Pascal Genschik教授对蛋白质泛素化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内容进行了讲解。他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高度选择性降解蛋白质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特别是在G1/S期转换中的核心功能发挥。通过介绍泛素依赖性蛋白质降解机制,他解释了何为细胞周期调控中的泛素化,并以小鼠、拟南芥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结果为例,介绍了泛素-蛋白偶联机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Arp Schnittger教授、周三和教授和Michael Deyholos教授作学术报告(通讯员 侯国涛 摄

此外,Arp Schnittger教授、周三和教授和Michael Deyholos教授分别以“How to sort chromosomes in times of climate change”“Stable zipper-like DNA structures with base intercalation”“Advances in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为题,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染色体分选、非编码DNA、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等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和介绍。

活动现场人员合影(通讯员 侯国涛 摄

据悉,本期暑期学校为期2周,学生后续还将参加系列前沿学术讲座、研讨会和科研训练,并赴武汉光谷生物城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开展参观和科研实践活动。该活动系我校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实施时代英才培育行动和一流国际伙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引领拔尖学子走向生命科学最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人才的关键举措。活动汇聚了一批国际顶尖学者,通过搭建中外青年科研人才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促进生物科学拔尖计划2.0实施高校和国内外高校间合作与交流,全方位提升拔尖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宽国际视野、锤炼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人才支撑。

审核人:唐铁军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