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红领巾寻访:附属学校少先队员与严建兵教授共探“金色宝藏”里的粮食安全密码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卫玥)6月24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少先队员走进湖北洪山实验室,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来自四(1)中队的蔡文琦、张书婳、曹铂雅、林笔墨和八(1)中队的王韵寒、郑昕冉、肖珈玥、赵乐由、张雨曦、刘雨宁、崔渝杨、程裕皓等少先队员与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进行了主题为“小玉米,大安全”的交流活动。少先队员们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高蛋白玉米研究,与严建兵老师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前沿科技,探秘粮食安全密码。

▲严建兵与少先队员面对面交流(通讯员 张志燕 摄)

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们分享了观看华中农业大学思政大课《大国粮“芯”》后的感想,并好奇地向严建兵老师提出为何要开展高蛋白玉米研究等问题。

严建兵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少先队员们交流。“从大食物观的概念上讲,粮食安全任重道远。”他勉励少先队员,不仅好好吃饭,节约粮食,更要好好学习,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严建兵向少先队员介绍展示柜里的高蛋白玉米(通讯员 张志燕 摄)

在聊到玉米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时,严建兵老师重点介绍了高蛋白玉米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很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面临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许多农业科学研究者正在尝试对储量丰富的玉米进行研究,让玉米既能作为能量来源,又能成为解决蛋白不足问题的抓手,这正是高蛋白玉米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谈及科研背后的故事,严建兵老师深情讲述了自己热爱科学,投身生物研究的经历。他深情寄语少先队员:“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主动肩负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历史使命。而实现这一使命的路径选择,恰恰在于将个人理想目标与国家发展需求有机融合。当我们青少年奋斗的方向与民族复兴的征程同频共振,个体价值的实现才能真正升华为时代使命的担当。你们有信心吗?”

“有!”少先队员们齐声高呼。

▲严建兵寄语少先队员——“播种梦想,创造未来”(通讯员 张志燕 摄)

▲肖珈玥同学向严建兵赠送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通讯员 张志燕 摄)

▲程裕皓同学向严建兵赠送书法作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通讯员 张志燕 摄)

在少先队员们的期待下,严建兵老师在《未来科学家》一书中为大家郑重写下寄语。少先队员将自己创作的书签及书法作品赠送给严建兵老师,严建兵老师则将蕴藏着揭开“跳跃基因”的珍贵玉米赠送给少先队员们。

▲少先队员们与严建兵合影留念(通讯员 张志燕 摄)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湖北省青少年科学思维培育试点校”系列活动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林宏伟表示,此次活动既是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启蒙,更是砥砺家国情怀的精神淬炼。她说:“严老师‘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坚守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家国情怀,为少先队员树立了鲜活榜样,深刻传递了科学家精神内核,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生动范本。”

审核人:林宏伟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