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杨婷婷 都梦洋)6月7日至15日,我校第二十一届骨骼拼装大赛顺利举办。本次大赛分为赛前培训、笔试和决赛三个环节,共有25个小组经笔试筛选后进入决赛。
决赛于15日在第四综合楼B座前空地举行。赛事设置“声音动物园”“动物骨骼辨识”“庖丁解牛”“骨骼推理”四个趣味游戏及骨骼拼装环节。各参赛队伍需完成趣味游戏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牛骨骼的拼装,各部分折合分数算进总成绩进行排名。

“动物匹配”游戏(学通社记者 江宛如 摄)
趣味游戏不仅考验参赛队伍的动物骨骼知识储备能力,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也很高。“声音动物园”游戏场地前,模仿声音的队员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叫喊声引得现场欢笑阵阵,绘声绘色的“答题过程”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在“动物骨骼辨识”场地前,“拼好骨队”的一名队员对照骨骼标本图片模仿动物特征,其他队员依据动作从备选骨骼中锁定目标,队员们默契配合,在紧张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任务。

寻找牛肋骨(学通社记者 江宛如 摄)

比较肋骨长短(学通社记者 吴彦乐 摄)

骨骼拼装(学通社记者 吴彦乐 摄)
作为压轴环节的“牛骨拼装”现场精彩纷呈。专业组和兴趣组分别需要在10分钟、15分钟内完成一副完整牛骨的拼装,其中赛前有3分钟的自由观察环节。各支队伍商讨完应对策略后,围成一圈在牛骨前仔细辨认、分类,将其一一整齐排开,随即便投入到紧张的拼装环节。队员们双手向上托举着颈椎骨,小心翼翼地挂上木柱,忙中有序的合作中,牛的雏形逐渐显现。拼装结束后,工作人员依照骨骼拼装的完整度、速度与正确度进行打分。

安装牛颈椎(学通社记者 江宛如 摄)

安装牛肱骨(学通社记者 江宛如 摄)
动医2408班邹翔说道:“比赛开始前,我们队就进行了详细分工,每个人负责固定部位,这对比赛进程的推进有很大帮助。在拼装时我们发现胸椎高度排序有问题,但因时间紧迫未能及时调整,影响了最终成绩。总之,在比赛中我收获了很多,也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

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学通社记者 张星宇 摄)
比赛负责人之一、动医2303班王思仪介绍说,本次比赛通过趣味游戏与骨骼拼装体验,在丰富同学们校园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凝聚力,同时向动科动医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学生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据悉,此次大赛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动科动医学院团委联合主办,动物科技协会承办。
审核人 杨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