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磨砺精进,探寻教学新境界: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落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倩茹 郭盛美 汪君)12月28日,我校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二教举行。来自全校16个学院(部)的29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决赛,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一流课程负责人、教学督导员、往届青教赛获奖选手等21名教师担任竞赛评委。竞赛通过学校智慧教学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

赛前,竞赛组委会在二教201召开了评委组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大鹏莅临指导。李大鹏谈到,青教赛是我校坚持举办了三十余年的经典教师教学赛事,比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次青年教师磨砺教学品质、精进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能力的成长之旅,他希望通过比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自身不足,探寻教学新境界。

评委组会议

理工组陈夕子老师课堂教学

农科组邢小艺老师课堂教学

文史组柯凤仪老师课堂教学(本组照片由通讯员 郭盛美 提供)

竞赛现场,参赛教师提前一小时从10个课程节段中抽签确定参赛节段,针对参赛节段进行20分钟的课堂讲授,展示参赛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随后,参赛教师进行10分钟的教学反思与答辩,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分析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并与评委进行深入交流。29位参赛教师将赛场当作课堂,精彩的展示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体育部柯凤仪老师的《民族传统体育C》课程中,针对八段锦中“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动作的教学,展现了理论与实践交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教学理念。柯凤仪先从养生原理出发讲解强肾气的方法,通过示范教学、热身活动、分组练习、互相纠错等环节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开展难度动作“俯身平衡”教学时,引入了瑜伽球等辅助器材,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衡技巧,增强腰腹核心力量。“光学不练功难精 光练不学意难通”,柯老师引导学生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在长期锻炼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体育技能与素养,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智捷老师讲授了《普通遗传学》中的“遗传学的发展及应用”。他通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引入,引发学生讨论,利用小测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常见中英文谚语来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紧接着从早期理论形成、经典遗传学建立、遗传学重大定律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介绍拉马克、达尔文、艾弗里、富兰克林等科学家关于获得性遗传、自然选择、DNA双螺旋结构等经典理论的研究,将敢于质疑、迎难而上、为科学奉献等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了课堂教学。

工学院熊娟老师以核聚变的小视频引出《大学物理C》中的“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匀强磁场和非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通过开放性交流研讨,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她还介绍了磁约束技术在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的应用等前沿科技,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领略到物理学的学术魅力。

“如何站稳讲台?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学习获得感?”文法学院潘纯老师在赛后谈到,“青教赛无疑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以赛促教的优质平台。备赛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经历过每一次磨课与反思,我对课程教学理念的认知也得到不断深化。”化学学院张晓虎老师表示:“青教赛让他对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与组织,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相统一”。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朱强老师坦言,作为校青教赛的“老选手”,对于第一次的失利心有不甘,当再次参赛的机会来临,便下定决心从零开始。他重新优化教学设计,凝练授课内容,并积极参加培训,利用每一次试讲的机会梳理教学设计,修正语言教态,认真反思总结,为备赛提供有力帮助,更为日常教学精进了“武艺”。

据悉,本届大赛参考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国赛、省赛赛制,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反思答辩三部分组成,参赛教师需准备参赛课程的10个教学节段,内容覆盖整门课程的大部分章节。自6月份启动比赛以来,各学院(部)陆续进行了预赛遴选与备赛磨课,按照学院青年教师人数的5%推荐决赛人选。决赛根据参赛教师学科分为理工组、农科组、文史组三个组别,最终共计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3名。

附:华中农业大学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结果公示

审核人 王春潮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