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樊林玉 杨子涵)11月30日,公共管理学院于人文楼M221举办2024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圆桌论坛。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樊华主持。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处处长蔡江参加会议,学院70余名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年会。
蔡江处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学术年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本次论坛围绕“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这一公共管理学科亟待深入探索与回应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能以本次研究生学术年会为契机,广泛展开交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提供理论洞见与智力支持。
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张康之、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苏曦凌、湖南大学教授谭海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袁方成做了主题报告,学院姜庆志、杨嬛、李元珍等老师做了学术汇报,武汉大学教授叶娟丽、武汉大学学报副编审桂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万红等进行了点评。
张康之教授围绕“乡村研究的思路”这一主题,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路径。他强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对乡村研究进行重新定位的重要性,提出研究的重点应从寻找典型案例转变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市场化、农民市民化以及土地集中与地权转移等一系列“三农”核心议题,为理解并应对乡村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和挑战,提供了更为全面且深入的视角与思考路径。
苏曦凌教授以《追求建构与进化的有机融合:空间生产行动的理性逻辑》为题,深度挖掘了空间生产行动背后的理性逻辑,着重阐述了在现代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领域,组织间网络机制作为空间结构的关键作用及其重要性。分享中,苏老师分析了空间生产领域内“建构主义”与“进化主义”两种理论视角的交锋,并提出将这两种理性逻辑有机融合的新思路。他强调,这一融合对于实现空间生产的前瞻性、系统性、效率性以及多元性、互动性、民主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谭海波教授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机理与途径》为题,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剖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需求调查失真、需求整合失能、政策端与供给端的挑战,并阐述了数字技术在提升公共服务需求管理、优化政策系统和革新供给结构方面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建立数字驱动内核和加强数字时代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实践路径。
袁方成教授以《场景化治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范式》为题,深入探讨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形态。报告聚焦于场景化治理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应用与效能,通过武汉市经开区创建省级基层治理实验区的生动案例,提出了场景化治理作为基层治理新形态的理念,并探讨了其在治理理论体系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路径。
杨嬛老师以《政府赋能下的乡村集体经济转型——湖北广水凤凰村实践》为题,生动讲述了凤凰村从负债40万元到年利润150万元的华丽转身。她通过成立乡村合作公司、汇聚资源、激发村民参与,展现了政府赋能与村庄内生动力如何协同推动乡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并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姜庆志老师带来了《简约与统合:基层复杂公共事务治理新视角》的分享。他以Z县“违建集中整治”为例,生动展示了“简约”与“综合”这两种风格如何交织成网共同应对基层复杂事务,为理解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与视角。李元珍老师以《排位制考核下的竞争性内卷解析》为题,深入剖析了排位制考核如何引发个体间的过度竞争,进而导致资源浪费与效率下降的内卷现象,并提出了优化考核机制、减少内卷现象、促进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改进考核体系、激发组织活力提供了有益思路。
下午举行的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硕博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为主题,在三个分会场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论坛内容广泛,涵盖了乡村治理、数字政务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医养结合服务、农业数字化等多个关键领域,师生间热烈交流,共同展现了对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管理领域的深刻洞察与创新思考。
审核人:王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