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旗领航、堡垒健强是党建工作充满活力的写照。近日,学校2024“两优一先”评选结果揭晓,各单位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南湖新闻网特推出【两优一先】系列报道,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激励全校师生不断强化进的意识、振奋进的精神、展现进的作为,以质图强、融创致新,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奋力创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志燕老师(受访者 供图)
“沉浸式做自己,不要东张西望。”这是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张志燕老师在自己微信上写的签名,这也是她十年来在工作岗位的真实写照。
自2014年入职华中农大附属学校以来,十年间风雨变换,但张志燕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纯粹与热爱,心无旁骛地“沉浸”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默默耕耘,细心呵护每一颗幼苗成长。身为中共党员的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神圣使命”
自入职以来,张志燕曾担任附属学校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支部书记、总支委员,她在党、团、队工作中搭建起坚实的桥梁,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心田。
▲张志燕老师指导同学们如何规范敬队礼(学通社记者 周丹丹 摄)
担任附属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她,把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导向,致力培养新时代下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少年。但摆在她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更好地传递给同学们呢?经过广泛调研学习和实践摸索,张志燕渐渐找到了一些方法。她加强自我学习,在课余休息时间,她把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做好青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一遍遍地阅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将这些内容转化为青少年听的懂的语言。在全省红领巾巡讲团比赛中获评“优质队课”的《“大朋友”和“小树苗”》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张志燕通过列举习近平总书记与少年儿童们互动的例子,告诉队员们习爷爷非常关心和关爱少年儿童,从而拉近孩子们和国家领袖之间的距离,增强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这一节课,不仅让队员们深受感动,更让他们在心中深刻铭记。
▲“红领巾寻访”活动,张志燕老师带领同学们与张启发院士面对面交流(记者 徐行 摄)
张志燕还将“五育融通”的目标融入到少先队活动中,带领少先队员们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少先队员们与张启发院士、陈焕春院士、邓秀新院士、金梅林院士、高泽霞教授等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树立科技报国志向,培养科学兴趣。张志燕也总能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打造出行走的思政课堂,在常规的讲授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真正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张志燕深知少先队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启蒙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她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少先队员的思想引导,还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张志燕老师邀请团湖北省委副书记徐本禹为附属学校六年级少先队员作分享(通讯员 肖媛 摄)
不仅如此,张志燕还注重以榜样力量影响学生成长。她邀请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徐本禹等先进人物来校为少先队员授课,通过讲述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和感人故事,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怀和向上精神,引导他们以先进为榜样,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年前,张志燕在入职发言时曾说:“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十年后,她说她依然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教学,是教师的立命之本”
“教学,是教师的立命之本”,作为一名中学党员教师,张志燕秉持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共党员的政治品格与先锋形象。她深耕课堂,精雕细琢每一节课。课前强备课、课上重高效、课下抓落实,踏实的脚印贯穿她教学工作的始终。
每当夜幕降临,张志燕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她常说,一堂高质量的课程离不开充分的准备。为了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的知识点,她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例如在准备历史课《文艺复兴》时,她不仅深入研究了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艺术成就,还特意查阅了大量关于“美第奇家族”的资料,希望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让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她精心设计了课件,用生动的图片、视频和互动,力求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张志燕老师在课堂上(记者 徐行 摄)
据一位同学回忆,那堂课上,张志燕老师仿佛化身为一位历史导游,带着大家穿越时空。她巧妙地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同学们分组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通过模拟对话和场景再现,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幻。
在张志燕的历史课堂上,她不仅仅讲授历史事件和人物,更注重引导学生们思考历史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除了历史课,张志燕还尝试跨学科教学,先后教授初中地理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历史学科。无论在哪一门学科上,她都始终坚持“深耕课堂”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一刻都充满价值。
在张志燕多年教学经历中,她认为高效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她在课堂上总是注重精讲多练,通过巧妙的设问和引导,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张志燕老师课后指导学生(记者 徐行 摄)
她还特别注重课后的落实与反馈。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她还会定期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她的踏实和认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她的关怀和期待。
扎实的教学功底、过硬的学科素养、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使张志燕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湖北省岗位技术能手、洪山区“三新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用爱帮助学生成长就是老师的意义”
“以心育人,以爱润德”,是张志燕孜孜以求的目标。面对一群活力四射、朝气蓬勃却又敏感、容易情绪失控的青春期少年,张志燕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她始终保持着严管厚爱、理解关怀的态度,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一次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因家庭原因产生了厌学情绪。张志燕得知后,立即与该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困难。在谈话中,她耐心地倾听同学的诉说,用温柔的话语安慰他,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同时,张志燕还积极与同学的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为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她的关心和帮助下,那位同学逐渐重拾信心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她说,“用爱帮助学生成长,这就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意义。”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张志燕还特别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去体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更在奉献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课后,张志燕与同学们交流(受访者 供图)
“张老师就是我们的朋友!”这是同学们对张志燕的评价。在学校,张志燕十分注重和同学们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艺术,她坚持师生平等、双向沟通的原则与同学们交流。在她的课堂上,同学们总是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她的办公室里,同学们总是能够找到倾诉心声、寻求帮助的港湾。
在张志燕的眼中,每一位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用心去理解和关怀。她用爱和耐心为每一位学生撑起了一片天空,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张志燕不忘共产党员初心,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默默在教书育人中耕耘。她深知,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恒心和毅力,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
“未来我还将继续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张志燕坚定地说。
(本文作者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记者 徐行 审核人 林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