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熙)10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员做客“硕彦讲坛”,带来题为“浅谈践行‘大食物观’理念的科研选题”的专题报告。严建兵、姚江林、金梅林、张献龙和5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报告,严建兵主持报告会。
种康院士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记者 川竹 摄)
“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种源、土壤、栽培等多个核心要素或环节,种源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种康表示,生物育种是农业核心技术之一,国内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正在不断尝试将各种前沿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中,探索如何更加精准地控制性状,从而将育种周期大幅缩短。谈到此处,种康向在座的师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植物科学家如何支撑社会发展?他向师生们分享了带领团队梳理植物学领域百年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事件的经历,指出了当前植物学正处于应用导向驱动学科发展的态势。“达尔文、林奈开展研究更多是基于兴趣和好奇心,但孟德尔为什么会选择豌豆作为研究对象,除了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我们应注意到豌豆也是一种高蛋白食物。”“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被迫切期望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种康指出,植物科学从最初观察复杂自然现象发展到生理生化和细胞科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如今更加注重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研究,从而更加完善地反映自然现象的内在机制。他表示,未来植物科学将朝着学科相互融合提升创造力、坚持目标导向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独辟蹊径创新未来的目标发展,希望在座的青年师生们也能够锚定目标,奋勇向前。
种康向师生们分享了Maarten Koornneef开展植物研究的三个阶段,他提到,Maarten Koornneef从20世纪70年代由人工突变体着手对模式植物进行研究,2000年左右开始对研究对象的自然变异样本进行收集,到了2010年左右又通过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开始研究复杂性状,这种研究‘三部曲’作为一种范式被应用于小麦和水稻研究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种康强调,“Maarten Koornneef的经历体现了他的科学研究引领力,其中所蕴含的前瞻思维和战略眼光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非常重要。”随后,种康又向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他表示,自己在求学期间曾多次面对实验条件和经费有限导致实验开展困难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时首先要加强沟通再寻求多方支持,其次是在现有条件下遵循规范的同时灵活地开展工作,但最重要的是要肯吃苦、能吃苦。“我经常对学生讲‘要学会过苦日子’,以前的科研条件差、科研经费少,老一辈科学家开展研究不得不‘节衣缩食’,现在条件好了,但依然要学着用最少的经费做出最重要、最有用的实验证据。”
种康认为,优秀的科学家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思考的潜力以及对事物充满兴趣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博学厚德的品质、科研报国的深厚情怀和价值追求,由此才能在漫漫科研长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强调,“当前国家不断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切实将‘破五唯’落到实处,因此在座的各位青年教师和同学要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剖析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价值,这是未来进行科研评价的重要内容。”
报告会结尾,种康与参会的青年师生进行了提问交流,他希望青年学者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鉴赏力,在增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育创新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开拓全局性视野上下功夫,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新的进步。
审核人:朱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