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近日,巴基斯坦农业人才来华培训项目在华中农业大学开班。该项目是中巴两国元首外交承诺项目,巴基斯坦政府计划派遣1000名农业毕业生来华接受先进农业技术培训。本次培训项目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科研指导+文化交流”的模式,分成水产养殖与加工、果蔬生产与加工、智慧农业等3个专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学习。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介绍,学校长期秉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在农业科研与教育领域与巴基斯坦保持着紧密合作,收获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希望学员积极与中方师生交流互动,深入感知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发展经验,将在华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回巴基斯坦,让知识与友谊一同在两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技术参赞汗·穆罕默德·瓦其尔表示,巴中友谊独特深厚,中国农业技术与投资能力与巴基斯坦土地、劳动力资源互补共赢。后续培训将聚焦果蔬加工、高端技术(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水产养殖等领域。期待双方在深化人文交流、加强知识共享、推动试点项目落地等方面开展长久合作,让巴中农业合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徐强介绍了学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巴基斯坦开展多维度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与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中巴园艺研究与示范中心”,去年成功获批武汉市(中巴)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双方已构建起从种质创新到技术转化的全链条合作体系。此外,学院还为此次培训班精心筹备课程、相关资源及文化体验课等内容。
培训项目学员代表穆罕默德·阿瓦伊斯认为,此次培训项目是为巴基斯坦农业专业人士提供推动行业发展所需技能与知识的关键一步。未来将带着实用实践经验回到祖国,以创新方案破解农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相信通过此类项目,双方将持续搭建合作之桥,成果将惠及两国几代人。
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项目总监赛玛·瑙琳表示,此次培训远不只是学术授课,不仅以提升技术能力为目标,更致力于促进跨文化理解、激发创新活力,为两国搭建起友谊的桥梁。学员们在这里的学习将深刻影响巴基斯坦的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