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新华网】高蛋白玉米观摩会在武汉举行 预计为全国农业产业链累计增加产值6700亿

金黄的玉米粒在收割机轰鸣中快速归仓。8月5日,一场聚焦高蛋白玉米的现场观摩与产业推进会在武汉汉南区捞子湖村举行。在村里天照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田,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湖北洪山实验室、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340亩高蛋白玉米的丰收景象。观摩会上,未米生物与丰泰饲料、扬翔集团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高蛋白玉米全产业链发展交流研讨会现场。陈雪莹摄

此次观摩会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在随后举行的高蛋白玉米全产业链发展交流研讨会上,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魏友伯博士介绍了武汉市高蛋白玉米全产业链项目实施进展。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珍表示,将聚焦科技产业创新,全力支持华中农业大学,“当好服务员,做好帮手”,为高蛋白玉米的推广提供政策支持。

观摩会现场,武汉市天照农产品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罗海波算了一笔账:“每亩有政府补贴200元,亩均收入预计能达到1800元,比种普通饲料玉米至少多赚500元。”他介绍,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高蛋白玉米表现出更强的抗倒伏、抗病性和抗逆性,帮助农民实现低成本高收益。该品种实现了“专种、专收、专用”的全产业链闭环,从种子到养殖,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并提升养殖效益。

观摩现场,收割机在玉米地里收割高蛋白玉米。 陈雪莹摄

观摩现场,收割机将收割的高蛋白玉米粒输送到运输车上。陈雪莹摄

汉南区捞子湖村示范田里,待收获的高蛋白玉米。常路摄

据了解,高蛋白玉米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显著提升的蛋白含量。目前,我国饲料生产中依赖大量进口豆粕补充蛋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破解这一问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教授团队提出并推动高蛋白玉米种植。严建兵在现场介绍,当前研发的高蛋白玉米含量最高可达13%,比普通玉米高出约5个百分点。“蛋白含量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290万吨蛋白供应,相当于减少进口700万—800万吨大豆。”他强调,“每提升一个点,我们的粮食安全就多一份底气,多一份保障。”据测算,推广高蛋白玉米预计可为全国农业产业链累计增加产值6700亿元。(蒋太旭、常路、陈雪莹)

【责任编辑:李晓笛】

点击阅读原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