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大学生支教队推动非遗进乡村学堂

湖北日报讯(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文晗康 周雅溪)暑假里,华中农业大学牧医阳光支教队走进麻城市长岭关村台子塆小学,带领孩子们开启五彩假期。从千年漆艺的当代表达,到民族扎染的几何密码,支教队以一系列非遗课程为载体,让孩子们亲近优秀传统文化。

清晨的操场上,伴随着播放的舒缓的古琴曲,志愿者郭晋绵带领孩子们练习八段锦。“这是古人根据中医理论创编的健身方法,练的是气血,养的是身心。”从“调理脾胃须单举”的手臂起落,到“背后七颠百病消”的脚跟起落,她细致地教孩子们掌握动作要领。


志愿者方云琪详细讲解京剧“唱念做打”基本功,逐句教唱《苏三起解》选段。孩子们反复练习,虽然唱腔稚嫩、动作生涩,却流露出对戏曲艺术的好奇与喜爱。方云琪说:“让孩子们接触戏曲,也是在他们心里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非遗漆艺课堂上,志愿者郑佳怡带着孩子们创作出《清溪》《墨荷》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二年级学生张乐童的作品《星河》以靛蓝为底,金漆泼洒成星,展现了漆液自由流淌的抽象意趣,她开心地说:“漆色会自己‘跑’出花纹,好有趣!”

通讯员孙嘉仪、李师琪摄

志愿者李师琪以大理传统工艺为范本,系统讲解扎染的历史起源与材料特性。学生们通过浸泡棉布、捆扎造型、浸染固色等步骤,动手制作扎染发圈与方巾。六年级学生张梦婕用橡皮筋与木棍尝试“螺旋扎法”,最终染出蓝白相间的涟漪纹样,她兴奋地说:“像拆礼物一样,永远猜不到下一道花纹!”

支教队带队老师程唐煜介绍,将非遗项目带进乡村课堂,既是对“非遗进校园”的响应,也让孩子们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支教活动还举办了诗展、画展等特色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观。

点击阅读全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