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长江日报】来自华农“本禹志愿服务队”帮扶的地方,30位乡村教师走进华农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2日讯 7月22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来自贵州毕节市大方县和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的30位乡村中小学劳育实践教师走进华农,围绕打造乡村耕读教育品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耕读教育理念阐释等方面与武汉教师开展交流。


来访教师在华农参与培训。(华中农大 供图)

据悉,此次来汉的多名教师来自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固定支教的贵州省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为民小学等学校。

培训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专家组组长陈冬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运丽,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书记、主任袁蓓,武汉市武昌区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教研员成芳等,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分享了耕读教育的理论要义、发展趋势和实践探索。其间,参训教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动物标本馆、耕读教育展和元宇宙实践教学空间。


乡村教师在元宇宙实践教学空间体验模拟解剖。(华中农大 供图)

“从2008年至今,51位华农研支团的志愿者与本禹希望小学共度了17个春秋。对于山区孩子们来说,支教老师就像他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孩子们看到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贵州省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校长黄承宇说:“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既收获了名师们丰富的经验分享,又获得了具体的教学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为民小学教师尹会友感慨:“这次培训传达的理念不同于传统认知中的简单劳作,而是将学校教育、社会需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综合性教育。我看到了‘耕读劳动+’教联体的探索方向,明白了只有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据悉,今年是华中农业大学连续18年举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项目,已有600余名乡村教师先后来到武汉学习交流。

(记者陈晓彤 实习生黄颖媛 通讯员朱长海 王亚鹏)

【罗田甜】

点击阅读原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