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长海 王亚鹏
近日,来自贵州毕节市大方县和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的30位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教师,来汉参加由华中农业大学开办的公益培训班。本次培训主要围绕打造乡村耕读教育品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耕读教育理念阐释等方面进行设计安排。
培训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专家组组长陈冬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运丽,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书记、主任袁蓓,武汉市武昌区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教研员成芳等,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分享了耕读教育的理论要义、发展趋势和实践探索。其间,参训教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动物标本馆、耕读教育展和元宇宙实践教学空间。

乡村教师在元宇宙实践教学空间体验模拟解剖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代金贵表示,希望能够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资源,为乡村教师的实践育人提供新思路,共同探索扎根乡土的劳动教育新途径,共同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期待大中小学校一起共同聚焦劳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让劳动教育成为滋养乡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
“从2008年至今,51位华农研支团的志愿者与本禹希望小学共度了17个春秋。对于山区孩子们来说,支教老师就像他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孩子们看到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贵州省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校长黄承宇说:“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既收获了名师们丰富的经验分享,又获得了具体的教学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训教师在认真听课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为民小学教师尹会友感慨:“这次培训传达的理念不同于传统认知中的简单劳作,而是将学校教育、社会需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综合性教育。我看到了“耕读劳动+”教联体的探索方向,明白了只有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湖北省建始县教学研究指导中心徐菲老师表示:“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创新方法、县域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还有AI等前沿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相信这些对劳动教育的新认识能够助力我县劳动实践教育进一步提升,实现‘耕’与‘读’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孩子受益。”

参训教师合影
据悉,今年是华中农业大学连续18年举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项目,已有600余名乡村教师先后来到武汉学习交流。
(华中农大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