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极目新闻】华中农大青年教师赴云南开展产业调研和国情社情教育活动

7月8日至14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青年教师赴云南开展产业调研和国情社情教育活动。

青年教师们在红色教育基地、科研院所、产业前沿、科技小院与特色种植基地,通过密集的红色教育、学术交流、产业调研等活动,体悟抗战精神与产业报国情怀,切身感受云南特色园艺产业发展脉动,学习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云岭大地的“行走课堂”中深化对国情社情的认知与理解。

华中农大青年教师在中国远征军雕塑群,重温松山战役历史(徐行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青年教师来到位于保山龙陵县腊勐镇的松山战役旧址,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真切体会当年中国远征军在艰苦卓绝环境下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抗战精神。华中农业大学美籍学者Robert M. Larkin教授说:“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它是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的珍贵见证。松山战役的历史证明,美中两国并肩作战、同向同行就能战胜强大敌人。今天,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

华中农大青年教师走进滇红活态博物馆,了解厚重滇红茶史(徐行 摄)

“在国家危亡之际,滇红肩负起‘换取外汇、支援抗战’的特殊使命。”踏入临沧凤庆县安石村的滇红活态博物馆,厚重的红色茶史深深触动着青年教师们。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讲述着凤庆茶叶的起源和历史、滇红诞生、滇红的抗日救亡、滇红出口创汇以及滇红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特色资源禀赋,特色产业优势突出,青年教师深入产业一线,亲身触摸“云花云果云茶”的产业脉搏,探索产业潜力。

在现代化温室大棚,华中农大青年教师了解百合花品种选育情况(徐行 摄)

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青年教师走进现代化温室大棚,就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进行深入探讨。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青年教师认真观看高效透明的数字化拍卖流程,系统了解花卉智慧交易过程。在这斗南花市,青年教师近距离观察花卉品类、价格波动与交易模式,与花商、花农面对面交流,切身感受市场脉搏与消费趋势。

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华中农大青年教师现场观摩花卉数字化拍卖(徐行 摄)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入村入园,破解临沧坚果“不开花、开花不结果、结果不坐果”等种植技术问题,为临沧坚果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在临沧蚂蚁堆乡一水村的坚果基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校长李进学校友与此次前来调研的青年教师讲述“临沧坚果”蜕变的故事。青年教师走到缀满圆润饱满的青果“林间”,沉浸式了解了坚果在当地从科学种植、精心管护到高效采收的全链条生产过程,并与村民杨克华亲切交流,聆听临沧坚果如何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穿梭坚果“林间”,了解临沧坚果种植情况(徐行 摄)

青年教师们还在高黎贡山茶博园,了解茶博园在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古茶树资源保护以及“茶旅融合”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就茶树良种选育、精深加工技术升级、品牌文化价值挖掘等方向积极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金可默老师向华中农大青年教师们作介绍(徐行 摄)

坐落于大理湾桥镇古生村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是此次活动的重要一站。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金可默老师向青年教师们详细介绍了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与运行模式,并带领老师们分别到绿色高值种植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开展调研。青年教师还围绕科技助农、人才培养、校地合作等方面与科技小院负责人和在这里驻扎的同学们开展座谈交流。

站在洱海边,看到清澈的湖水,青年教师感悟着在科技小院十余年的努力下,生态环境实现改善、农民实现增收、农业实现绿色转型的深刻变化。

离开大理,青年教师一行来到位于保山潞江坝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实地调研这片干热河谷特色农业的前沿阵地,并聚焦咖啡、柑橘等云南特色优势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育种、栽培、采后等方面,提出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探讨。

热经所副所长张翠仙(中)向华中农大青年教师介绍咖啡种植情况(徐行 摄)

青年教师黄滟表示,在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习,让她有了更深思考。她说:“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发展模式展现了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与乡村景观的典范,为风景园林参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提供了宝贵样本。作为相关专业老师,未来要用自己的专业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我们风景园林人的智慧和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党委书记龙健飞表示,青年教师们在绿水青山间感悟“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使命担当,在边疆民族地区体察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红色教育基地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滋养。他希望学院青年教师深刻理解肩负的时代责任,将学习调研中感受到的边疆情怀、生态理念、奋斗精神内化为立德树人、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实现人生价值。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程运江说:“此次活动让青年教师亲眼看见了‘云花’‘云果’‘云茶’‘云咖’等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亲身感受了科技小院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力量。”他殷切期望更多青年教师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瞄准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做好提前布局、超前规划,勇于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 将基础研究与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紧密结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连续第六年开展的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涵盖该学院全部学科的近40名青年教师参加。

(极目新闻通讯员 徐行 陈欣欣 杨子萱 宋竹平 侯鹏伟)

原文链接: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488607&cId=0&uik=IhC3RGnE&share_plat=ios&sec=d08f8336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