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人民网】探索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之路

(李佳 唐欣怡 周天锦 孙新月)7月21日至24日,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建始县开展了一场为期四天的实践调研活动,深入探索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专家齐聚话非遗

7月21日,实践团队首站抵达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心主任孙元清及丝弦锣鼓传承人肖远游、郝大林、胡明全等专家开展了面对面交流座谈。

孙元清以生动的语言,向实践团队讲述了建始丝弦锣鼓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这一融合了土家族、苗族等民族音乐精髓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座谈交流。唐欣怡摄

随后,几位传承人分享了他们的传承故事与宝贵经验。从家族传承到师徒相授,再到近年来“非遗进校园”的创新尝试,丝弦锣鼓的传承之路虽充满挑战,却也展现出勃勃生机。

面对传承人老龄化、市场萎缩等现实问题,几位专家也不免流露出忧虑之情。胡明全建议通过举办培训班、比赛及制作宣传片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丝弦锣鼓的传承中来。

村民心声传四方

7月22日,研究生实践团队来到了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清,与团队成员围绕本村丝弦锣鼓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座谈交流。

▲团队在旋龙村调研。熊小茜摄

“这锣鼓,是我们旋龙村的魂,要让它成为我们的文化招牌!”刘明清的话语间满是对丝弦锣鼓未来的憧憬。

当谈及丝弦锣鼓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时,刘明清说,要通过赛事与演出吸引游客,激活乡村经济。

▲团队成员李佳上门访谈。唐欣怡摄

会后,实践团队成员穿梭于村舍之间,用一份份问卷记录下村民们对丝弦锣鼓的深情厚谊。村民们渴望这份文化遗产能代代相传,成为建始的骄傲,更期盼它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故土,共谋发展。

传承创新谱新篇

建始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四级调研员严奉江表示,面向未来,不仅要守护好这份文化瑰宝,更要通过创新让丝弦锣鼓焕发新生。为此,将要加大扶持力度,力促丝弦锣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校园与社区,拓宽其传承之路。

期间,实践团队还拜访了丝弦锣鼓的资深传承人陈国平。在陈国平的引领下,团队成员不仅见证了丝弦锣鼓手稿的精湛技艺,还详细了解了该艺术如何融入校园教育体系,以及一系列旨在创新发展的举措。

陈国平表示,他正积极探索丝弦锣鼓与现代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力求为这项古老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与参与。

▲讲解丝弦锣鼓。熊小茜摄

经数日深入探访,实践团队成员对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机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成员栗若琪感慨道:“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奉献,让我深受触动,决心为保护这份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舒程程承诺,将精心总结调研成果,提出针对性建议,积极推动丝弦锣鼓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作为国家级非遗,建始丝弦锣鼓在多方努力下,有望焕发新生,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传统文化魅力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原文链接: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90437600139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