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匡敏)8月24日晚,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新生家长见面会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校长严建兵教授与新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来自新西兰林肯大学的教师团参加了交流会,活动由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菲主持。

校长严建兵与新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记者 匡敏 摄)

活动现场(记者 匡敏 摄)
严建兵对家长朋友们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对各位家长和新生选择华农表达了感谢。他指出,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中新两国教育部长共同见证揭牌仪式的华农林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承载了两校共同的期盼。当前,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精选园艺学、农业经济管理、生态学三个优势学科作为合作办学支撑,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从技术、生态、管理维度形成完整链条,为构建大生态观和大食物观提供体系化方案。新西兰林肯大学是“小而精”的世界知名高校,其优势学科与华农上述领域高度契合。通过两校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势平台的强强联合,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致力于打造全球农业教育创新高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活动现场,家长朋友们纷纷就华农林肯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跨专业学习安排、科技创新等话题与严建兵热情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现场家长踊跃提问(记者 匡敏 摄)
谈及学院的育人理念和特色,严建兵表示,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一所双一流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师生融乐、全面发展”,注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创新“三位一体”,培养学生成长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引领人类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
严建兵指出,作为学校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的“特区”,学校高度重视两校教育教学体系和优势资源的有机融合,突出全球胜任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全方位构建学生发展支持体系,支撑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国际化培养。林肯大学教授的专业核心课程配备中方合作教师,同步衔接科研训练,通过合作开设科研工作坊,助力更早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同时,学校坚持以一流的科技创新带动一流的人才培养,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经济主战场”。在师资保障上,超过70%的专业教师拥有海外背景,学生可与院士、知名学者零距离交流,也可跨学院、跨学科选择导师,甚至跟随全职外籍教授学习研究。在科研经费与平台支撑方面,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各类科学研究平台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针对家长们对“文化育人”的关切,严建兵表示,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坚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心灵,引导师生自觉求真崇善尚美。学校倡导“无体育不狮山,无才艺不华农,无劳动不幸福”,贯穿全年开展以“两季三节”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探索形成了富有华农特色、影响力广泛的五育融通路径,校园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他希望学子们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修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强国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针对家长们提出的“跨专业学习”“AI课程学习”等需求,严建兵表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提升学科专业,着力推进通专融合、科技与人文教育融贯。学校正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通跨专业选课障碍,积极探索设置一批 “微专业”,充分满足同学们跨学科领域学习需求。在数智创造力培养方面,学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专业均新增3-4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既涵盖基础理论,也包括结合本学科的垂直应用内容。今年暑期,学校已启动AI大模型实训项目,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旨在通过实战化训练,为学生搭建起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助力学生在数智时代抢占成长先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严建兵谈到,今天,我们正处在新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前夜,谁能率先突破这场革命的核心壁垒,谁就能站上世界发展的顶峰。而这份突破的希望,正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各位家长今天或许更关注孩子的具体目标、成长路径,或是他们未来是否 “幸福”。在他看来,幸福是奋斗中瞥见的清晨第一缕阳光,是为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拼搏时的执着。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明知艰辛仍勇往直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需要这样一群为理想执着的人,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会生生不息。当孩子踏入大学,他们的人生新篇章已然开启,希望家长们学会放手,和学校勠力同心,鼓励他们以梦想为阶梯,在强国复兴和增进人类福祉中绘就青春画卷。
审核: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