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时讯
首页 / 综合时讯 / 正文
学校首期人才研修班在襄成功举办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陈超奇)7月19日至21日,学校在襄阳举办首期人才研修班。本次研修班聚焦“坚持‘四个面向’ 强化人才在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引领驱动作用”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分组研讨等形式,为来自全校各单位国家级人才搭建学习研修平台。学校全体校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正处职干部等全程参加研修班。

研修班会场(记者 陈超奇 摄)

校党委书记姚江林作开班式动员讲话(记者 陈超奇 摄)

19日上午开班式上,校党委书记姚江林作动员讲话。姚江林指出,本次研修班是学校首次举办的人才和干部共同培训融合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更好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建设的需要;是创造性落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需要;是助力教师个人成长发展,实现“人人成才、尽展其才”的需要。他强调,各位人才要通过此次研修班为思想充电、为精神补钙、为工作加油、为发展赋能,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卓越思维、团队思维,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努力成长为战略科学家;要以“卓越硕彦强师行动”为牵引,建立健全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

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致辞(记者 陈超奇 摄)

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讲话时表示,襄阳发展,产业是根基,创新是希望,人才是关键,校地合作是重要引擎;专家教授是国之栋梁,是站在科学前沿的最强大脑,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国之重器,是引领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此次研修班必将成为一场启迪思想碰撞智慧的学术盛会,成为一次提升思维、拓宽视野的成长契机,必将为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澎湃的创新动能。

陈焕春、邓秀新、张献龙院士作报告(记者 蒋朝常 摄)

研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邓秀新、张献龙分别以“产教融合是教育强国之路”“事业发展的战略思维与团队建设”“把服务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为题作专题报告。陈焕春表示,产教融合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之路,产业发展需要高水平人才为支撑,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水平人才,探索“三创”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育好人才、做好科学、做好技术、做好产品、引领发展。邓秀新指出,战略决定“正确地做事”,战术决定“把事做正确”,要“左顾右盼、上下求索、能谋善断”,不断提升宏观思维;要强化对科研团队的认识,提升团队建设效能,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组建优秀团队。张献龙表示,要深刻理解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牢牢把握产业发展需求动向,因时因势而变,重视基础研究,前瞻性布局研究方向,让科研成果充分服务产业,将理论成果及时转化为科企合作的应用技术。

邹薇教授作报告(记者 陈超奇 摄)

邓小明研究员作报告(记者 陈超奇 摄)

刘云教授作报告(记者 陈超奇 摄)

省委宣传部胡从东作报告(记者 陈超奇 摄)

洪山实验室研究员罗晶作报告(记者 蒋朝常 摄)

青平教授作报告(记者 蒋朝常 摄)

李大鹏教授作报告(记者 陈超奇 摄)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邹薇,洪山实验室研究员邓小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刘云,湖北省委宣传部胡从东,洪山实验室研究员罗晶,副校长青平、李大鹏等,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趋势、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新闻媒介素养提升、科学问题与科研答辩、本科教育教学转型与审核评估、“农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分享。

研修班学员前往学校新农科新工科时代英才培养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记者 蒋朝常 陈超奇 摄)

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关桓达向研修班学员介绍有关情况(记者 蒋朝常 摄)

研修期间,学员分组围绕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前往襄阳书院、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分组代表交流发言(记者 陈超奇 摄)

21日下午闭幕式上,水产学院教授高泽霞、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国田、信息学院教授朱容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殷平等作为分组代表依次进行交流发言。

校长严建兵讲话(记者 蒋朝常 摄)

校长严建兵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近年来在新农科、新工科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存在定位不清、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国家需求、科研以论文为导向、重大成果影响力欠缺、学科领军人物培育乏力等问题。面对问题,唯有立字当头,不立不破、以立促破、先立后破。要做到“敢闯先试”、坚定“转型”,以改革为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做好转型的核心是以系统思维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基础研究,推进基于应用场景驱动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用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

严建兵强调,围绕“转型”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知,教师要减少无意义投入,避免重复和无实质内容的学术交流,不被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管理干部要敢于善于学习,做好服务、管理和创新引领。二是要做好谋划,学校、学院、学科、个人都要谋划,以点带面。三是要有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走,行动比不行动好,早行动更好。四是要甘为人梯,大胆培养年轻人。五是要有创业者心态,不做看客,躬身入局。六是要追求卓越的科研创新文化,做有品位的科研,激扬梦想、拥抱未来,融创致新,追求卓越。

“通过三天的集中学习,我们深化了对国家及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与需求的认识,坚定了目标,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人才一体化的改革路径。面向未来,须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张飞会后分享道。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吴浩表示,“这次学习研修令我备受鼓舞,也让我进一步明确了接下来的奋斗目标与发展策略,我将继续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进一步深入产业一线,把服务产业作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内生动力;拥抱AI、拥抱学科交叉,摒弃同质化低水平研究,做顶天立地的高水平科研工作。”水产学院教授曹小娟讲到,“襄阳三日研修,于我而言意义非凡。研修让我对国家经济态势、科创趋势、AI 赋能下的教学科研新范式有了清晰认知,更刷新了对本科教学、科研答辩及媒体沟通的理解,让我明确了科研与育人的方向。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全力为人才培养与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本次人才研修既是一次思想启迪,更是一次行动动员,既是发挥‘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的具体实践,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学校将以此次研修班为新的起点,以新时代‘两邓一张式’战略领军人物梯队培育为牵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改革为抓手,坚定不移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坚定不移支持人才发展,坚定不移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坚定不移做人才发展的坚实后盾,为学校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审核人:朱正宁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