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生猪)调研

听取赵书红教授汇报

听取彭贵青教授汇报

听取张吉斌教授汇报

在湖北洪山实验室调研

听取湖北洪山实验室平台建设汇报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川竹)5月17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等来校调研。校长严建兵,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校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李金发等热情接待了马有祥一行。
在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生猪),马有祥听取了赵书红教授、彭贵青教授和张吉斌教授关于生猪育种与饲用昆虫(黑水虻)蛋白研发进展情况汇报。在湖北洪山实验室,他听取了严建兵教授关于实验室建设发展、高蛋白玉米科研工作进展及成果转化情况汇报,并调研了营养健康组学和基因组育种平台,了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情况。
双方在湖北洪山实验室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姚江林主持。
严建兵从办学历史、办学规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情况。并重点就科研范式创新、产学研融通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座谈会上,玉米科研团队肖英杰教授汇报了高蛋白玉米研发相关进展。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
严建兵表示,学校正秉持“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模式,开放包容、多管齐下,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全产业链推进高蛋白玉米研究和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黄庆生表示,高蛋白玉米科研进展顺利、前景广阔。建议后期重点聚焦转化利用效率、蛋白和淀粉协同效应和饲料加工特性等方面研究,利用大数据优化育种目标,为实现饲用蛋白减量替代做出更大贡献。
马有祥在讲话中对高蛋白玉米和黑水虻科研进展表示肯定,该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前景光明。他强调,发展高产、高蛋白、宜机收玉米,产量是第一位的,要多管齐下,先行、先试、先用,再优化、再提升、再主推。要加强与饲料企业紧密合作,拓宽实践路径,开展种业、加工、营养、吸收联合攻关,平衡产量和蛋白的矛盾,把“好成果”变成“好产品”。要提炼科学问题,上中下游有机结合,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赋能种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
学校办公室、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武汉科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教授参加上述活动。
审核人 张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