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高校“农林帮扶联盟”研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乂旻 贾浩洋)10月16日,全国高校“农林帮扶联盟”理事会一届四次会议暨“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论坛在建始举行。会议旨在交流帮扶经验、凝聚行动共识,共同探索常态化帮扶阶段的有效路径,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从蓝图走向实践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建始县人民政府等单位领导,以及来自联盟37所成员单位和6家湖北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成员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会。副校长杨少波出席会议并致辞。

undefined

开幕式合照(科发院供图)

开幕式上,建始县县长李永太回顾了华中农大帮扶建始13年来的工作成效。他表示,华中农大为建始县“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不仅帮助建始成功申报湖北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招引海大集团等重点企业落户,还围绕魔芋、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直接投入近5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超3亿元。40余支专家团队、5600名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动22项农业技术落地,助力5大产业产值破亿,惠及11.7万脱贫群众,真正做到了“建始所需、华农所能”。

杨少波分享了华中农业大学自帮扶建始县以来,在科技赋能产业振兴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他表示,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始终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视为崇高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共识、激发创新,与兄弟单位共铸协作纽带,深化帮扶举措,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副校长杨少波致辞(记者 杜乂旻 摄)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乡村振兴处处长徐继龙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农林帮扶联盟是组团式帮扶的一面旗帜,当前帮扶工作即将进入常态化阶段,各成员高校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着力探索和创新组团式帮扶模式。他对联盟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常态化帮扶期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各成员单位要自觉扛牢政治责任,保持工作不松、力度不减,积极服务“三农”主战场,推动定点帮扶县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帮扶新亮点,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为高校农林帮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成员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农林高校特色的帮扶品牌。三是要讲好帮扶故事,深入挖掘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干部师生的优秀实践,生动展现帮扶工作的积极成效,塑造高校系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真正将党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乡村振兴处处长徐继龙讲话(记者 杜乂旻 摄)

论坛环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姜长云研究员和学校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教授分别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展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性措施,为联盟后续的帮扶行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代表交流了农林帮扶典型案例,分享校地合作、产业赋能、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会议期间,华中农业大学校属企业向建始县慈善总会捐赠20万元,用于帮扶建始教育事业发展。

为进一步感受帮扶成效,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三里乡马坡茶基地、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良种繁育中心,近距离了解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精准帮扶、服务区域发展的工作实践。

与会人员参观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良种繁育中心(记者 杜乂旻 摄)

undefined

与会人员参观三里乡马坡茶基地(记者 杜乂旻 摄)

据悉,高校农林帮扶联盟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以实干诠释担当,积极探索农林高校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过去五年间,联盟通过开展科教帮扶、大力培育人才等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能。

此次活动由高校“农林帮扶联盟”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承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始县人民政府、湖北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协办。

审核:田经燚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