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狮山文库特藏本校院士文献展开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瑞 夏仁)近日,“院士光华 育见未来——狮山文库特藏本校院士文献展”在图书馆五楼汇雅书邨开展。展览依托狮山文库珍贵馆藏,通过实体文献、档案资料、科研产品与数字资源,生动呈现傅廷栋、张启发、陈焕春、邓秀新、金梅林、张献龙6位院士“以科学报国、以教育兴国”的非凡历程。

展厅以6位院士为篇章,以“科研报国、教育兴国”为主线,按“以墙叙事、以柜藏珍、以屏延展”的立体化叙事格局布置,分别陈列着院士们求学期间的学位论文、代表性科研论文、专利、专著、手稿、证书等,以及院士指导的研究生论文、授课教材、授课照片、教学成果等资料,充分展现他们以德育人、以学立人的精神底色。

每一份展品都承载着院士们孜孜以求、教书育人的特殊意义:展出的傅廷栋院士的硕士学位论文《不同生育期甘蓝型油菜品种特性的研究》(1965年9月),是他在华中农业大学求学期间亲笔撰写的手稿,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油菜遗传改良事业最初的探索与执着;张启发院士展区的签名本专著,是院士于2022年捐赠给图书馆的多部签赠本专著之一,见证了院士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支持;陈焕春院士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的分离鉴定》(《畜牧兽医学报》,1998年),是我国首次证实猪伪狂犬病爆发流行的关键突破,也见证了我国首株自主研制的国产疫苗毒株的诞生;邓秀新院士团队选育的晚熟新品种“宗橙”(2009年在湖北秭归县归州镇首次发现,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既取“老祖宗的橙子”之意,又蕴含“忠诚”的文化内涵;金梅林院士发表的论文《Avian Influenza (H5N1) Virus in Waterfowl and Chickens, Central China》(《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7年),是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首篇突破5分以上的科研成果,标志着学院科研水平迈上新起点;张献龙院士的本科毕业纪念手册手稿(1984年7月12日),记录了他对本科阶段的自我评价,展现出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立志为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与信念。这些珍贵展品静静诉说着院士们从求学到育人的岁月足迹,邀人走近、细读、共鸣。

在展厅中央,一棵象征智慧与精神传承的“育人之树”巍然伫立。枝叶间悬挂着院士们的科研结晶——傅廷栋培育的油菜、张启发培育的水稻、陈焕春与金梅林研发的猪用疫苗、邓秀新培育的柑橘、张献龙培育的棉花等,形象展现出院士们的科学“种子”在狮山大地上生根发芽的蓬勃图景。“育人之树”上还放置了院士信箱,师生可写下观展感悟,或向心中的榜样寄语。

展柜内陈列着院士们赠予图书馆的签赠本著作、科研成果等。这些展品不仅承载着科学探索的厚重记忆,更闪耀着服务国家的赤诚之心、学科创建的敢为人先之志、师道传承的无私奉献之情与知识传播的育人热情。展览同时配备了电子屏,我校师生可通过图书馆自建的“华中农业大学狮山文库”数据库,进一步查阅院士们的其他文献资料。

自开展以来,本次展览吸引了大批师生前来参观。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2级博士生宋世鹏表示:“邓秀新院士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走进果园的照片,让我真切感受到科学与土地的距离可以如此之近。这些文字、这些物件,不仅讲述着院士们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据悉,图书馆近年来持续加强校本特藏文献建设,仅本校两院院士文献已达7000余册(件),其中手稿、书信等灰色文献达2000余册(件)。丰富的藏品与院士团队的大力支持,为本次展览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馆长周迪表示,希望更多师生走近“狮山大先生”,以6位院士为标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携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凝结在人民期盼中,勇担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

审核人 张柱红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