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青春拉练,风采尽显:2025年军训学员开展综合式野外拉练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王铭巍)9月18日上午,我校2025年军训学员开展综合式野外拉练。上午8时,全体军训学员、军训教官、担任军训师各团政委、各营教导员的学院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在东运动场集结。

▲师旗引领,出发(学通社记者 李亚珊 摄)

随着军训师政委代金贵的一声令下,各团在军训师师旗的引领下,踏上本次野外拉练的征途。

拉练队伍以东运动场为起点,沿着狮子山大道、自强路、学府路等路线有序前行。途径二十四节气园、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科苑路、野芷湖边、沿湖东路、橘园路、博园食堂、狮山绿道、行政楼、学院路等地,全程10千米。一路上,军训学员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展现出了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风貌。

▲雄赳赳、气昂昂(学通社记者 郭凌瑞 摄)

▲行军路上(学通社记者 郭凌瑞 摄)

▲巾帼不让须眉(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精神抖擞,青春绽放(通讯员 侯国涛 摄)

▲急行军(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长途行军中,各连队通过拉歌、口号接力等方式提振士气,军歌嘹亮,回荡在狮子山周边,不仅驱散了徒步的疲惫,更让连队间的协作氛围愈发浓厚。不少学员互相帮扶,“不落下一人”成为全体学员的共同信念。

为了增加拉练的实战性和挑战性,此次拉练特别设置了四个模拟军事科目,侧姿匍匐、穿越沾染地带、遇敌空袭和反阻击作战等训练科目,分别由4团、9团、13团、尖刀班完成。

▲匍匐前进(学通社记者 郭凌瑞 摄)

▲奋力前行(学通社记者 郭凌瑞 摄)

当队伍行至二十四节气园附近时,“敌情”信号突然传来。现场教官迅速做出战术部署,高声下达指令:“全体卧倒!匍匐前进!” 四团学员们立即响应,双手撑地、腿部蹬劲,以标准侧卧姿在草地间快速推进,部分学员膝盖被草地磨红仍未减速,眼神始终紧盯前方目标。

▲穿越沾染地带(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突出重围(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行至野芷湖边路段时,多股“毒烟”突然弥漫,九团学员们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快速扎紧衣领、袖口和裤脚,从背包中取出毛巾捂住口鼻,全体人员保持弯腰低姿,沿着预设安全路线有序通过沾染地带。

▲发现“敌机”盘旋(学通社记者 郭凌瑞 摄)

▲躲避隐藏(通讯员 侯国涛 摄)

▲烟雾弥漫中击落“敌机”(学通社记者 张颢瀛 摄)

沿湖东路行进途中,负责前方侦察的学员敏锐发现“敌机”盘旋,立即通过手势向后方传递预警。防空警报随即响起,十三团学员灵活运用战术动作,地形地物迅速进行防护和隐蔽。尖刀班成员则第一时间抢占道路两侧高地与树木掩体,端起训练枪械瞄准空中目标完成“狙击”,直至“敌机”被成功“击落”、警报解除,才有序起身整理装具,恢复行军队形。

▲尖刀班行进(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发现“敌情”(学通社记者 王子骁 摄)

▲林间搜索(学通社记者 王子骁 摄)

▲持“枪”警戒(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火力掩护(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搏斗(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合力制服“敌人”(通讯员 侯国涛 摄)

晨光熹微的狮子山上,尖刀班的学员们手持“冲锋枪”,正整齐行进。突然,行进前方出现“敌人”身影。“敌袭!全体隐蔽!”刹那间,石块后、树干旁、土坡下,一个个迷彩身影迅速隐入山野。指挥员一声令下:“一组左翼压制,二组右翼迂回,三组火力掩护,四组隐蔽射击!”尖刀班学员们反应敏捷、配合默契,通过迂回包抄等战术实施有效反制,成功在与“敌人”展开搏斗中合力将其控制。

▲行军剪影(通讯员 侯国涛 摄)

上午11时,随着最后一支连队顺利返回东运动场,此次综合式野外拉练圆满收官。在约3小时的行程中,学员们不仅完成了长距离的徒步行军,更在实战科目中提升了应急处置与团队协作能力。“真正参与突发的空袭演练,才真正体会到军人的不易。和同学们一起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才明白团结的力量有多重要。”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2505班张忻怡感慨道。

▲后勤保障,坚强后盾(通讯员 侯国涛 摄)

此外,为保证应对紧急情况,拉练线路共设医疗点5个,每个医疗点安排医生1名、护士1名,并配备急救、外伤等药品。在野芷湖旁边、沿湖东路、橘园食堂、竹苑食堂、西苑北一门的5个固定医疗点,我校大学生文明值勤队的队员们正忙碌地为军训学员们提供后勤服务,文明值勤队副队长唐依蕊同学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同学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虽然辛苦,但能成为他们坚强后盾,我们感到非常光荣。”

审核人:周雷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