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晏华华)9 月 1 日晚,在各学院组织召开的新学期班会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及辅导员走进班级,看望返校学子,与同学们围绕学习规划、成长发展等话题深入交流。

姚江林与应用生物学2301班同学们交流(记者 晏华华 摄)
在应用生物科学 2301 班和动物科学 2401 班,校党委书记姚江林与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暑期实践见闻与未来发展规划,对大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表示欣慰,并对同学们的成长发展提出四点期许:一是坚守 “勤读”初心,做到安心读书、用心读书、静心读书,在人工智能时代注重人工智能(AI)与人类智慧(HI)融合运用,在阅读学习中保持独立思考、敢于提出批判性问题;二是践行 “力耕”精神,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形成了“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育人传统,应用生物科学作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专业,与产业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提升动手能力与实践素养;三是锤炼 “立己”本领,以身边的狮山大先生为榜样修身立己,锻造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四是厚植 “达人” 情怀,弘扬学校志愿文化,主动参与志愿活动,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严建兵与生物信息2402班同学们交流(记者 晏华华 摄)
在生物科学 2403 班和生物信息 2402 班,校长严建兵认真听取班级建设情况介绍,仔细询问同学们的暑期阅读收获。他向同学们解读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国家发展大势与新时代人才需求导向。严建兵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未来科技重大突破有望集中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生命起源、意识产生、粮食安全保障、合成生物学应用等仍是亟待攻克的关键课题。传统技术革命已进入成熟期,部分领域出现竞争同质化现象,破解难题亟需依托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先后实施 “拔尖计划 2.0”、推进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建设,开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严建兵勉励同学们,到 2049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大家将正值 45 岁左右的黄金年龄,希望同学们以远大理想引领成长,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期待与大家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

襄阳书院“两新”人才培养基地,智慧农业2403班收心班会(记者 川竹 摄)
在襄阳书院“两新”人才培养基地,各班级同步召开新学期班会。
审核人 吴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