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张启发院士为新教职工讲授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专题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杜乂旻)9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启发教授在农业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B座一楼报告厅,作“科学规范与科研诚信建设”专题报告,勉励2025年新入职教工将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为新教工扣好学术诚信“第一粒扣子”。

(张启发院士讲授“科学规范与科研诚信建设” 记者 杜乂旻摄)

“什么是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张启发认为,“归根结底就四个字:实事求是。”他建议新教工将其作为学术生涯的基本原则,一切工作从实事求是出发,反之,“任何不实事求是的行为就是学术不端。”

张启发从国家有关部门对学术规范的文件和要求谈起,表示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他结合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坚守底线,终身追责”是科研诚信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营造坚守底线、严格自律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谈及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张启发主张,“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对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指导,对其学术成果进行检查和审核。

面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依旧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的现状,张启发认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形势不容乐观,“许多涉事单位认识不够,处罚不到位”,并且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处理办法。

基于此,张启发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华中农业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暂行办法》《华中农业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罚细则》分享了我校对学术规范、诚信建设的治理举措,提倡继续推行“交规式学术不端治理体系”。 他主要从基本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定义、学术不端行为列举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等方面展开解读,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尤其是要坚持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批评教育,改正错误”“一棍子打死”“格杀勿论”等标签是张启发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类处理的体现。“具体到无论是谁来做这件事情,他都会这样做,没有模糊的空间”,他呼吁,每一位新教工都要 “花一些时间认真阅读我们用了十几年功夫不断完善的处罚细则”。

(报告会现场 记者 杜乂旻摄)

张启发还介绍了我校近年来有违学术规范的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警示大家,学术研究必须秉持极其慎重和严肃的态度。同时,他提醒新教工不要出现“不该发生的事”,一是当发表文章出现问题被调查时,不应该说“我不知道”“ 都是学生弄的”等敷衍塞责的话;二是进行论文投递和学术交流活动时,不得使用商业邮箱,而必须使用学校邮箱,避免学术造假和沟通不畅等问题。

“做好实验记录,保存好原始数据,是学术不端行为的源头预防措施。”张启发表示,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果鉴定或检查的依据,必须贯穿科研全过程。在强调做好实验记录重要性的基础上,他对实验记录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是学术规范的支撑点之一”,张启发随后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学位(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强调“我们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写作规范的重要性,用规范来培养素养”。

此外,张启发对学校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问题和短板进行了总结,主张进一步完善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制度化教育,建立教学环节规范和诚信。他特别强调,面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新动向,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诸如委托公司代做实验等行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合理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但也要牢记“归根结底,自己的论文只有自己负责。”

(为新教工答疑 记者 杜乂旻摄)

报告最后,张启发以一首小诗勉励新教工,“风清能气正,致远赖行稳。规范讲诚信,方我华农人。”

审核人:漆勇政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