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龚萍)近日,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和洪山实验室联动运营讨论会在洪山实验室A111会议室召开。校长严建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平,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职能部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等学院负责人以及洪山实验室入驻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严建兵主持。
生命科学交叉学院执行院长殷平从建设背景、建设任务、建设举措、近期工作四个方面详细报告了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建设方案。学院将立足“强基、守正、创新”,重点布局农业生物底盘技术、动植物数智育种与替代蛋白三大研究方向,积极探索项目制、AI赋能多学科交叉、本博贯通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并与洪山实验室携手共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
洪山实验室副主任伍莺莺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洪山实验室建设进展,总结了当前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后续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实验室产教融通定位,持续推进“四变”创新机制,与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实现互融共生,拓展多元化人才培养职能,全面推动实验室建设迈上新台阶。
与会人员围绕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和洪山实验室联动运营展开深入讨论,从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资源优化整合、成果转化路径完善等方面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生命科学交叉学院与洪山实验室建设目标高度契合,推进两者一体化运行将有效促进资源整合、学科交叉、产教融合。
青平表示,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建设需把握实体化、交叉化、成果化、节点化、跨界化等五大特点,要凝聚共识、通力协作,以坚定信心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学院建设目标高质量完成。
严建兵指出,生命科学交叉学院建设核心任务在于“以一流的人才培养支撑一流的科学研究”,要提高认识、立足两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推行本博贯通一体化培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二是要实施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基础拔尖2.0、农业人工智能+、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学、农业智能装备等本博贯通项目,以项目制驱动教改突破;组建跨学院班子,创新招生模式,多措并举引才育才;推动与洪山实验室一体化运营,构建“培养—实践—转化”全链条,将生命科学交叉学院打造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中的“鲶鱼”,持续赋能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审核人:伍莺莺 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