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吴晗)8月26日下午,农业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B座一楼报告厅现场气氛热烈,校党委书记姚江林提前走进学校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现场,走入台下与参加培训的新进教职工一一深入交流,并作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争当‘狮山大先生’”专题报告。

报告现场(记者 吴晗 摄)
姚江林从教育家精神的形成历程、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教育家精神与学校办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报告。他指出,“四有好老师”奠定了构建教师核心素养基本框架的基础,新时代教师必须自觉做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六个下功夫”,对照“六个要”见贤思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姚江林表示,“大先生”的精神实质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体、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赋予了教师精神境界新内涵。“教育家精神”凝练教师群体的时代魂魄,是“大先生”精神的升华,“根”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魂”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术”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本”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源”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境”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表现出了植根中华文脉、从传统教育智慧中汲取精神养分,回应时代需求、在动态实践中彰显精神品格,凝聚群体价值、在教师共同体中形成精神合力的精神特质,是教育强国的精神引擎。
姚江林深情回顾了学校办学历史,介绍了学校办学理念、学科布局、发展成就等,勉励年轻“新血液”澎湃奔涌,在狮子山下干事创业,打开人生奋勇拼搏的新天地。他动情讲述了章文才先生拒绝国外教职归国、沈达尊先生放弃学业回国、张启发先生“当一个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陈华癸先生“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淡泊名利坚守育人事业、易伯鲁先生“授人以鱼兼以渔”、李守经先生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张献龙先生“手牵慢牛、鞭打快牛”、邓秀新先生“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熊远著先生“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傅廷栋先生“傅氏六件套”、陈焕春先生“三创”育人、刘后利先生“十字花科科长”、韩桐魁先生“土地管理教育的守护者”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杨新美先生“立功、立德、立言,对社会主义祖国有所奉献”、金梅林先生“只要有利于国家,应知急而谋、知难而上、知险而为、知重而担”的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之先贤美谈和今师佳话,以狮山大先生动人事迹激励新进教职工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创造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成绩。
姚江林强调,要筑牢信仰之基,做精神传承的践行者,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传承文化根脉;要锤炼育人本领,做教育创新的开拓者,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数字素养,强化跨学科能力;要弘扬学术之道,做科技创新的推动者,严格遵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聚焦前沿与应用,参与团队协作,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要弘扬高尚师德,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参与师生融乐,立志争当“狮山大先生”。他指出,一代代青年教师要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学校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践行教育家精神,在一所不一样的大学、一所成功的大学里,要以卓越贡献取信、取胜于社会和行业,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力争在新的历史阶段,在所在领域和创新人才培养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把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自立自强做到顶配、顶尖,成为中国实现教育强国中的排头兵和引领者贡献智慧力量。
审核人:漆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