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吴晗 通讯员 叶双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宣传贯彻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新时代思政育人质效,全体校领导根据课程安排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授精道理、深学理、浓情理、富哲理的“大思政课”。

高翅与同学们畅谈耕读文化(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12月4日晚,寒冬冷雨夜,三教B202智慧教室里热潮涌动,师生们一起将“耕读中国”思政公选课LOGO设计作品张贴到墙面上。校党委书记高翅教授如约到课,师生围绕“耕读文化”展开深入交流。
同学们分小组展示了课程LOGO作品及其设计理念和价值意蕴,并讲解了耕读实践视频作品创作思路和选题立意。高翅认真观看了同学们创作的课程LOGO,并启发同学们思考“好的LOGO作品应该有什么特征”。高翅讲到,“LOGO是视觉传达的艺术具象,应该具备简洁、独特、可扩展、有美感、易复制的特点”,并结合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了详细讲解。高翅点赞同学们耕读实践视频作品的创新立意和艺术呈现,对同学们关注“三农”领域、深入生活实践、大胆创新探索表示肯定。他还鼓励同学们积极关注、探索学习和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主动拥抱数智时代,展现更大作为。
高翅为同学进行了“和美乡村 向美而行”专题讲授,带领同学们深入剖析浙江“千万工程”和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引导同学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田园美,运用天人合一、人与天调的中华智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秉持中华美学特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强山川美,人民诗意居”,高翅讲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因天材就地利尚和合传神韵,写诗情书画意谱新篇存世范”,让人居融入绿水青山、发展传承文化基因,在参天地、赞化育,尊地脉、调人文、续文脉中谱写和美乡村新篇。

严建兵与同学们交流粮食安全话题(记者 徐行 摄)
“今天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大家对今年的主题‘粮安天下,共建美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有何见解?”10月16日,校长严建兵教授走进信息学院2024级形势与政策课堂,为计算机类2408班、生信2401班和生信2402班的同学们讲授了一堂题为“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思政课,带领学子解读我国粮食安全内涵和现状。
课堂伊始,严建兵抛出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吗?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哪些挑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氛围融洽。严建兵表示,粮食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追求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营养和健康。他为同学们介绍了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与粮食安全战略,认为要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面对我国粮食安全挑战,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新思考中国种业的发展模式;在未来,人类要尝试从头设计新的作物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从平时小事做起,不浪费粮食”,严建兵倡导同学们一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学期,校领导们分别走进思政课课堂,围绕不同主题为不同学院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这是我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点任务,为更高质量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启智润心、培根铸魂。
审核人:常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