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奋进五年】工学院:匠心品质,异曲同工,逐梦狮山的新时代工学人

“锻匠心品质之精,求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新时代狮山工学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五年来,工学院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心怀“国之大者”,推进“三全育人”,深化“五育融通”,积极探索工农融合的新工科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既坚守匠心品质又独具特色发展之路。

▲活力工学(工学院 供图)

学生规模从2143人增加到2865人,教工规模从124人增加至160人;学院获批设立“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新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2个专业;获湖北省教育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次等。工学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明大德、问大学、笃大行”的价值使命。

推进交叉融合,创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2017年,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站在新工科建设新起点,工学院迅速行动起来----深度参与全国新工科建设研讨,邀请校外专家问诊把脉,组织校内专题研讨,开展调查对比研究。院长廖庆喜明确提出,一定要把握住新契机,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虚拟教研室2024年度建设交流会举行(工学院 供图)

廖庆喜教授主导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农林高校唯一),带领学院践行“工农”“工文”“科教”“专产”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新理念,大刀阔斧推进人才培养系列改革:创立“交叉融合,优势叠加”精细化改革新途径;创设“大国三农,多维协同”开放化实践新平台;创建“三建三改,中外联通”系统化教学新体系;创育“厚植情怀,异曲同工”特色育人新文化;形成了卓越复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新体系。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成果被《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以封面刊发,获湖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改革与实践吸引了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50余所兄弟院校来访交流。

回眸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的系列改革,不仅是新时代新工科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一种育人匠心品质的极致追求,蕴含富国强农的耕读之梦、耕读不辍的达人之梦、历久弥新的学稼之梦,更有狮山文脉的育人之梦。工学人深耕探索的育人新模式奠定了新时代工学人“匠心品质”的育人秉性和学风基调。

▲卓越工学人——2019级本科生导师见面会现场(工学院 供图)

基于新的育人秉性和学风基调,学院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深入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撤、增、锻、塑”并举,深入实施建设提升工程,提升专业内涵。2020年,“新工科”课程思政“双百”创优行动启动,立足学术内涵和新工科思维,围绕“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打造“大国制造与中国自信”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分批次建设课程思政优质专业课程逾百门。2019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两个专业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工科育人新模式新体系改革持续深入推进。2022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教育部批准建立,引领国内农机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拓展,推动教学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引领和示范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对接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学院优化研究生规模结构,强化交叉融合,加强研究生学位点建设,获批机械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至今优化与新增7个学位授权点。

▲工学院教师获第三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工学院 供图)

在新工科建设育人新体系创建过程中,学院主持各类教改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0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55项;1人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称号;获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湖北名师工作室;获批设立“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农业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农业机械学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13门。

▲2024年,工学院学子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暑期游学项目(工学院 供图)

此外,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强化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先后创建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3+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德国亚琛工业大学4+2本硕连读项目、牛津大学“全球菁英领导力发展”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暑期游学项目,推进学生国际访学交流和联合培养,强化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心怀“国之大者”,赋能“农业装备+”助力产业发展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这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工学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强农兴农大课题中书写着“华农工学”答卷:面向国家与区域战略需求,聚焦校本特色,立足华农优势,全面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强化“领军人才-重点团队-项目平台-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用“农业装备+”加速与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新技术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云彦等在七彩药王谷产业振兴园调研(工学院 供图)

学院主动对接学校优势学科,实质推进交叉研究,加强农机、农艺、农技、农智融合,力求用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强化农业装备支撑。农机研发涵盖油菜、柑橘、水生蔬菜、水稻、畜禽水产、禽蛋、生物质等多个产业领域,不仅填补了多项空白,多款农机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等产业链涉及的生产技术装备难点卡点,研究团队在大田作物、丘陵山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开辟新赛道,建设交叉特区,着力建设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学科,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动力、传感器、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廖庆喜教授团队成果获202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工学院 供图)

2024年,备受师生关注的毕业巡游“钢铁长城”相关装备包括油麦兼用联合直播机和油菜分段割晒机等,由廖庆喜教授团队近30年立足服务油菜产业,围绕油菜耕种管收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持续研发,不断加强装备功能集成和智能化升级,开发出系列油菜全程机械化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入选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

▲陈学庚、罗锡文院士到学校山地果园运输机示范园考察指导(工学院 供图)

17年来,李善军教授团队先后创制了牵引式、自走式和滑触供电式等系列丘陵山地果园运输机,解决了山地果园果实、农资和作业机具等上山和下山运输难题,使得山地果园都铺上了“华农牌高速路”,在全国总铺设长度达到400余万米,直接节本增效30余亿元。

▲王巧华老师团队研究成果获2021年度湖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记者 徐行 摄)

为解决我国禽蛋缺乏自动加工技术与装备的问题,王巧华教授团队25年来持续攻关,发明了系列禽蛋内外部品质高精无损检测技术、高速打蛋深加工技术,创制了鲜蛋商品化处理最优工艺方案及其成套设备,形成了自主开发的国产化蛋制品机电一体化加工及检测生产线,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

▲朱明教授现场查看零排放养殖情况(工学院 供图)

由朱明教授领衔的淡水渔业全产业链工程技术与创新团队,依托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在鱼苗自动分级与计数装置、池塘圈养自动投饵技术与装备以及水产养殖智能化管控系统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形成一批新装备,在湖北省多个县市广泛示范推广。

由张国忠教授领衔的水稻-水生蔬菜机械化研究团队,依托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水生蔬菜生产机械化岗位,先后创制莲藕、荸荠、芋头收获机,已在湖北省多个县市示范推广。针对再生稻头季机械化收获碾压问题创制双通道再生稻收获机,入选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实现再生季每亩增产15%以上。

由袁巧霞、晏水平、李强、刘培文等老师领衔的农业生物质增值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基于“来源于农业、服务于农业”的生态循环理念,创制了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秸秆地膜、小龙虾壳纳米晶等新材料,构建了以农业生物质高值化生态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已在湖北、新疆等地示范推广。

▲在白霓镇大市村现代柑橘农业基地调研(工学院 供图)

同时学院面向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组建光-机-电共性技术与装备团队和农业工程基础研究团队,围绕农业工程领域力学基础、新材料、光-机-电新技术应用开展研究,开发黏重土壤触土部件新涂层、纳米感知与摩擦发电新器件、农业信息智能识别新方法、植物工厂环境调控新技术,为智慧农业发展奠定新基础。

▲校长严建兵与东风井关董事长卢锋共同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工学院 供图)

要把田间“困惑”、车间“难题”变成我们的课题,夯实产教融合,培育标志性成果,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把成果撒在广袤大地上。这是工学院教师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学院坚持产学研用,持续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11人担任湖北省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累计举办各项科技培训、讲座和现场演示会80余场,培训各类人员4000余人次。承担并完成湖北省政府交办的揭榜制项目——板栗收获机械装备研发;组织开展国内首次油菜无人种植技术与设备现场观摩会;组织30项技术和装备参加湖北省首届新型农机装备田间展;自主研制的果园运输机亮相农业农村部主办的“三农这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

五年来,学院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农业工程学科获第五轮学科评估B+,实现历史性突破。担任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项目首席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累计主持其他项目400余项,获批经费1.59亿余元,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含参与),丘陵山地果园机械化运输系统、油麦兼用精量联合直播机、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等获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资政报告《关于农业机械化短板领域和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党和国家领导批示。

求异曲同工之妙,涵育新工科育人文化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五育融通”,构建全人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其核心是以一流文化引领师生融乐育人体系构建,形成师生价值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学院不断推进“五育融通、师生融乐,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实践育人课堂建设,努力涵育“红色工学”“创新工学”“文艺工学”“书香工学”“运动工学”育人文化。

涵育“红色工学”文化。自2019年起,学院已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全覆盖。在全校范围内聘任81位教师担任“红色导师”,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廖庆喜、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刘培文等一批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与班主任共同深入学生,导学习、导规划、导人生,从导“学”走向导“育”,打造“老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人人受关爱”的育人环境文化。学院创建的“师生共读”“精工讲坛”“卓越论坛”等品牌成为工学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2024年,工学学子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全国金奖(工学院 供图)

涵育“创新工学”文化。学院不断拓宽专业育人平台,聘任企业导师、创业导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学术育人文化,致力于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引领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中实现青春梦想。积极推动传统金工实习向以智能制造及其生产管控为主线的现代工程训练转变,升级实训设施,改革实训内容,组织开展数控加工竞赛、成图大赛、智能小车循迹大赛等特色实训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类竞赛,不断提升学生解决产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024年,在全国智能农机装备大赛中,获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均获湖北省金奖;在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家金奖,取得学院历史新突破。五年来,学生获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专利等1680余项,获得省部级竞赛奖励2300余人次。学院连续2年获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狮山读书节,工学院师生共读(工学院 供图)

涵育“书香工学”文化。学院鼓励师生与经典为友,同大师对话,在书海中启迪智慧、感悟人生、放飞理想、传承文明。二十四节气园,凉风习习的南湖畔,静谧的图书馆回廊里,绿茵环绕的狮山大道……工学院师生在五平方公里的山水校园中,寻一隅鸟语花香,觅一方清静安宁,手捧天下书,环堵之中观四海。《艺术与科学读本》、季羡林的《做人与处世》等,都成为工学院师生共读的精神家园,“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书香学院”氛围深入人心。学院2次获评“书香学院”。

▲2024“狮子山杯”篮球赛颁奖仪式后工学院师生合影(工学院 供图)

涵育“运动工学”文化。体育运动有“三重境界”:“低配”是流汗,“中配”是欢笑,“顶配”是拼搏后的泪水和感动,这在工学院师生中已经形成共识。2022年,学院问鼎“狮子山杯”三大球冠军;工学院接续10年获校运会“精神文明奖”。此外,学院还定期举办“工学杯”系列运动赛事,开展师生融乐赛事,同时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体育活动,将“同台竞技、师生融乐”化为常态,在比拼中强健体魄,在融乐中锤炼人格,共同打造“运动工学”。

▲工学院代表学校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优秀剧目展并获一等奖(工学院 供图)

▲2022年,工学院获“校长杯”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工学院 供图)

涵育“文艺工学”文化。“工学学子其实很文艺”“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一群非科班出生的师生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着走过迷茫,最终圆满完成了一场场关于思想、情感和美学的探寻之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艺工学”的深刻内涵。2023年、2024年连续2年获全国心理情景剧一等奖,2023年“校长杯”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全校第一名好成绩。

▲轰轰烈烈,毕业巡游(工学院 供图)

五年来,工学院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工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特此一提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异曲同工”毕业巡游活动以狮山人独有的浪漫,为师生打造了一场生动活泼的“思政课”、独具特色的“艺术课”和一堂别开生面的专业“实践课”,激励着同学们传承“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精神价值。

党建引领,建立完善分层级治理体系

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已经鉴证,办学院就是办大学。一流学院的建设,学校《章程》统领的学院内部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立是关键,这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工学人达成的共识。

▲工学院赴法泗街开展“党建引领 助力三农”联合党建活动(工学院 供图)

学院党委注重充分发挥党建领导力、影响力、推动力作用,建立完善分层级制度体系,以现代化治理破解影响学院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修补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才能更好地把治理效能转化为改革势能、发展动能。

学院党委遵循“结构决定功能、人事决定动能、制度决定效能”的原则,以学院治理效能提升为抓手,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充分利用高校治理体系重心下移政策,推进学院制度“存、废、并、改、立”,建立、完善以学校《章程》统领下的“基础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分层级的制度体系。

▲工学院师生党员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工学院 供图)

学院锚定战略目标,深化教育评价,培育层级治理体系。学科建设方面,以国家学科评估体系统领学术章程、科学研究等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方面,以教育评价统领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提升等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以“三全育人”统领专业、课程、实践等制度建设。先后修订完善《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及管理办法》《工学院系级组织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新制订《工学院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工学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构建多方参与、校企协同、师生共同治理的学术治理体系,形成新工科视域下良好的治理生态。

五年来,学院聚焦党建引领、学生成长、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改革攻坚等领域,组织对50余项制度进行梳理,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引领下的制度修订完善清理工作,构建制度动态调整机制,促进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畅通,切实激活学院办学活力。

匠心品质,异曲同工。工学人传承着浓浓的“顶天”家国情怀和“立地”耕读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赓续相传,生生不息。

新工科时代,工学人奋进启航的钟声再次敲响。

钟声犹在耳畔,狮山盎然生机。如今,耕耘在狮子山的160名工学教职员工,活跃在南湖畔的2800余名工学学子,正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奋勇崛起,用实际行动绘就新时代“工学之春”,谱写新时代奋进之曲。

(本文作者系 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瞿明丽 审核人 明庭庆 廖庆喜)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