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沐金桂香韵 品人间雅趣:第十八届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如约而至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韩佳茵 刘品伽 琚伊琳 都梦洋)人间有雅趣,浮生半日闲。10月20日晚,秋雨霏霏,凉风习习,南湖湾畔光影阑珊,第十八届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如期而至。校党委书记高翅,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与同学们相聚乐乐园,共赴一年一度的雅趣之约。今年的金秋雅韵以“人间雅趣”为主题,师生围坐乐乐园露天剧场,手持非遗漆扇,听人间雅趣,感自得人生,品雅、论雅、悟雅。

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现场,光影阑珊(记者 晏华华 摄)

校领导与同学们共赏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学通社记者 宁怡然 摄)

拉开朗诵会序幕的是《橘颂》,学校新入职教师和普通话测试员老师们时而激昂,时而低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来自远古春秋的楚国颂歌,跨越时空在狮子山下回响。

《橘颂》(学通社记者 宁怡然 摄)

浮生若梦,人生有限,在悠扬凄凉的古筝曲中,朗诵者黄鹏宇和邹歆怡缓缓走出,将《浮生六记》中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却又不敌封建礼教的压迫的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

《浮生六记》(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水产学院硕士生李泽巍的原创诗歌《难得雅趣》表达了信息大爆炸时代下对生活的反思,“正活着,被爱着”,成了多少现代人求之不得的雅趣。“天气晚来秋”,秋风将桌面的张张墨迹卷起,李承巍在这丝缕秋风中,将他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中的雅趣缓缓道来,把师生领向那充满雅趣的世界。“诶,你听,是谁在吹奏竹笛?”以竹笛声为背景音乐,朗诵者边星竹、陈冠宇深情回味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竹笛》。

《竹笛》(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以现代人与茶圣陆羽的相遇为线索,图书馆员们带来贾玉丹老师的原创诗歌《茶香世界》。通过对茶的品性、采取、品尝、欣赏等环节的歌颂,中国茶文化的千年历史再现于观众面前,那是茶的厚重,是茶道的哲思、是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钧天之乐。

《茶香世界》(学通社记者 胡峻诚 摄)

“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而其他的一切事物: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王梓鉴轻缓地朗诵法国诗人蒙田的《要生活的写意》,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人们关注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写意。

《要生活得写意》(学通社记者 胡峻诚 摄)

琴棋书画是修身养性的艺术,柴米油盐是生活离不开的烟火。从柴的身上悟出远古、观一粒米的“一生”、看一滴油荡起的漩涡、品一粒盐,接受大海的馈赠。常景开、董思涵朗诵着文法学院广告2203班本科生郭香仪的原创诗歌《柴米油盐的迁徙》。该作品是第二届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作品,细腻的描写、诗意的表达,饱含着同学们留意生活、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柴米油盐的迁徙》(学通社记者 宁怡然 摄)

廖济忠带来朗诵《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声情并茂、气势磅礴中,既是对抗金战士岳飞最深沉的致意,也是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朗诵之沉厚,脉络之条畅,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将这场雨中活动的文韵与情思推向了高潮。

《满江红》(学通社记者 胡峻诚 摄)

秋雨霏霏,乐声悠扬,表演者男士身着中山服、女士身着马面裙,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带人置身民国时代的荷塘边,月色下,用平淡的语气朗诵《荷塘月色》,道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别有一番风味。

《荷塘月色》(学通社记者 宁怡然 摄)

未闻花香,鸟语先至,罗艺航带来刘亮程的经典诗歌《对一朵花微笑》。随着她优美的朗诵,观众的思绪不由得飘向了那片五颜六色的草地,随后又飘到那片麦梗田,听着那汩汩的灌溉声,灵魂也在向那开着的花儿们微笑。一朵花便是生命真谛的全部,足以使我们爱上这世界的全部。随着尾句的落下,一滴雨沾湿双颊,这正是生命的力量。

《对一朵花微笑》(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二胡和琵琶交织的乐声,带有童年的味道,研究生周振东、贾丽君,本科生杨雯茜、牛紫玥用柔和的声音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童年,回到《孩子的时光》。

孩子们的时光全景(学通社记者 苏泽群 摄)

师者如友,友者如师,相伴成长,互启人生。文法学院退休教师冯兰和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张静妍老师带来《我是-写给我的学生和朋友》。一句“因为,我是这样的,深深地爱你”道不尽师生情谊似海,一句“我怎能忘记”,写不满教学相长之趣。

《我是写给我的学生和朋友》(学通社记者 翟紫涵 摄)

观众们跟随着李佳燚、高信蕊、金杨希三位同学的声音来到了春雨江南。《春天,遂想起》在凄凉的笛声中将江南独一无二的风景在听者面前缓缓展开。他们用起伏的语调抒发了诗中的浓浓乡愁。

《春天,遂想起》(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风啊,树若不动,哪里寻你?风啊,红旗飘飘,如何赞你?去吧,去随着朗诵者的字字句句中,追随风的印记,去寻林间的风,听他们的悄悄话;去寻阳光下的风,看那阳光的形状。殷其国、孙雪婷、李旻星、孙羽仟艾四位同学带来由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2304班本科生赵浩婷写作的原创诗歌《去有风的地方》,此作品是第二届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作品。

《去有风的地方》(学通社记者 翟紫涵 摄)

《南湖雅趣》是我校第二届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作品,灵感来源于校园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郭中怡、雷蒽嘉身着印有华中农业大学校徽的服装,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南湖边,回到了师生邂逅狮子山和南湖水的那一刻,“那是我们青春的见证”。

《南湖雅趣》(学通社记者 宁怡然 摄)

中华之大,处处有诗意;同胞之众,人人皆奋斗。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武文军老师带来朗诵《诗意中国》。“我们从屋檐融雪看起,看到整个春天;从汗珠里看起,看到累累果实。”这些诗意,通过武文军老师字正腔圆的朗诵,深刻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感受着诗意中国的气宇轩昂,向未来大步迈去。

诗意中国》 (学通社记者 李想 摄)

最后一个节目《我喜欢出发》由文法院师生演绎,搭配着浑厚的背景音乐。“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绝的心情”,同学们身着文法学院橙色特色服装,反复重复“我喜欢出发”,抒发了对再出发的憧憬与期待。

《我喜欢出发》(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在即兴朗诵环节,台下观众踊跃报名,为大家热情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温一壶月光下酒》《我的南方和北方》《逐花归海》《将进酒》等篇目。

“今年金秋雅韵的主题强调‘雅’‘趣’,注重发挥同学们的力量。选取的诗歌不仅有中外经典,还有同学们在学校第二届文学创作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并且从美学的角度将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结合起来。”活动组织者之一、文法学院潘纯老师介绍,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全国教育大会为背景,在诗文中加入了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在节目形式上突出师生共创、师生融乐。

师生留影(学通社记者 韩鑫垚 摄)

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规划2102班的徐一妍同学表示:“我对武文军老师的朗诵印象深刻,感受到了武老师不同于课堂的一面,深刻体会到他字正腔圆中的诗意中国。”“我是第一次来参加金秋雅韵的活动,从中有颇多感触。虽然中途下雨,师生仍沉浸在诗中,雨中的朗诵令我心潮澎湃。”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江鹏谈道。

同学们体验漆扇制作 (学通社记者 李想 摄)

本次活动由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组委会主办、文法学院承办、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文化建设委员会指导。活动新增了非遗漆扇制作环节,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参加。

审核人 成协设 孙站成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