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马徐发:八年生态治水,守护碧波万顷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瑞璐 记者 匡敏)夏日的大冶湖,深蓝和浓绿交相辉映。远看长空明净,碧波万顷,天色与湖光相接,展现“潮平两岸阔”的盛大景象;近看绿水逶迤,锦鳞游泳,青山与绿水相映,透射“晴翠接新城”的生命力量。

治理后的大冶湖(新华社视频截图)

作为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黄石市的母亲湖大冶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长江大保护的成效。八年前,这里曾因湖外无序排放废水、湖内大量投饵施肥,生态环境一度急剧恶化。

为守护好一湖碧水,自2017年以来,在当地政府、大冶湖生态和文化旅游局的协同推动下,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马徐发教授团队深度参与到大冶湖综合治理中,经过八年“长线作战”,大冶湖不仅实现水质由劣V类转化为III类为主,鱼类由27种增加至66种,渔业总产值也增长至2.5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大冶湖最真实的写照。

治水:好水出好鱼,好鱼养好水

马徐发教授与水环境治理结缘,还要从30年前说起。1993年,尚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就读的马徐发,对老师反复强调的“好水出好鱼,好鱼养好水”理念萌生了兴趣,正是受此启发,研究生阶段,他果断选择将生态养鱼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通过不断尝试,马徐发将水生生物学的知识应用到水环境的调控中,通过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有效实现了以鱼洁水,好水养鱼。随着研究深入,团队形成了“渔业环境生物监测和控制”这一研究方向,相关技术成果也逐渐走出实验室,应用于大江大湖水生态治理中。

2017年,大冶湖水质生态改善迫在眉睫,大冶市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上马徐发教授,提出了改善大冶湖水质的需求。但马徐发深知,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浜,湖泊周边“毛细血管”的治理,对保护湖泊尤为重要,在外来污染很难切断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治理成效。尽管如此,马徐发还是抱着尽力而为的心态接受了这项挑战,从此开启了奔波两地的治水生涯。

马徐发指导学生开展水质监测(新华社视频截图)

经过“体检”,马徐发很快开出了“药方”——在原有的以生态旅游协同推进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引入了以鱼治水的生态渔业发展思路。他解释说:“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鱼类的种类、数量和种群结构特征决定了生态系统是否健康。把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搭配好,能够对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治理时期投入不同的鱼种,以‘渔’为中心上下游产业发展,对推动大冶湖为主要依托的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取的湖区治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治疗方案”,马徐发又制定了湖区治理“三步走”施工图:第一阶段以水环境治理为主,切断污染源;第二阶段着重推进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并重,主要通过鱼类放养和水草种植来实现;第三阶段则重点实现水生态稳定,优化调整鱼类结构。

“湖泊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徐发介绍说,在总体治理框架下,团队还需处理好湖区治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针对每一处湖面的水质生态特征对症下药,不断调整短期方案,通过循序渐进“止血缝针”,积累小量变促成大质变,进而实现整片湖区水质的提升。

护水:以苦为乐,久久为功

万事开头难。在马徐发看来,制定好治湖方案,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果不其然,切断外源污染计划实施没多久,项目执行便遇到了困难。

大冶湖治理前期,湖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控源减污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让湖泊生态进一步受损。

围拦养鱼是当地村集体和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常常会因村民操作不当,给湖泊生态造成破坏。尽管黄石市政府做过大量宣传,但依然有部分村民表示不理解。一次乘船到湖面考察时,马徐发和黄石市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经理被情绪激动的村民们围住对峙。好在公司经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才化解了一场“危机”。这次的经历让马徐发深受触动,也坚定了他治理好大冶湖的决心。

马徐发和大冶湖文旅工作人员一同巡湖(受访者 供图)

受上千年铜矿开采和人类活动影响,大冶湖湖底泥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一开始,马徐发预想通过湖底清淤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但仔细实地考察后发现,这套方案不仅投入成本太高,清理出的淤泥也无处堆积。怎么办?面对困难,“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给了马徐发灵感,经过系统考量,团队最终选择了通过鱼、水、草和湖内底栖生物相互作用,将水中多余物质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治理方式。

水质治理需要实地定时监测,纸上谈兵是万万不行的。八年间,华农到大冶湖的路,马徐发不记得走了多少次,他说:“最开始是半个月去一次,后来到了某些关键时期,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一次,甚至一个星期要去几次。”

马徐发老师指导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开展生态放养工作(新华社视频截图)

水草种植阶段,恰逢夏季,湖底的综合条件与预想中差异较大,要通过人工将水草及时种植到湖底。整个过程施工总量大、工期短,挑战度极高。烈日当头,顶着近40度的高温,穿着下水裤在水中作业,闷热程度可想而知。可正是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中,马徐发带领团队研究生和工人们一同下水,出色地完成了全部的水草种植工作。

在大冶湖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青春的身影也在这里昼夜奔忙。马徐发介绍,大冶湖治水离不开学生团队的广泛参与,这里也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场域。除了水草种植、鱼类资源调查、鱼类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鱼类放养和捕捞计划的制定、水质监测报告的撰写等工作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汗水和心血,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从中产出。

志愿者们参与增殖放流工作(新华社视频截图)

除了风吹日晒,在野外工作,风餐露宿也是常有的事。可面对常人眼中的“苦”,马徐发却笑着说:“与其说是‘吃苦’,不如说是‘以苦为乐’。大冶湖风景秀丽,在这里工作,心情舒畅。少时务农经历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这种体力劳动更像一种锻炼。”

八年的治湖时光中,大冶湖也渐渐成了马徐发心中割舍不下的牵挂。每次回到学校后,他都会反复思考治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前规划好下次前往大冶湖的时间,再满心期待地奔赴现场。他说:“治湖就像养鱼,前期会辛苦一点,但看到自己养的‘鱼’一天天长大,心中也会为之欣喜。”

兴水: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讲话精神,身为中共党员的马徐发牢记之、笃行之。

正因如此,在严抓大冶湖生态修复的同时,马徐发也时刻思索着如何将大冶湖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他说:“将优质水产品和大冶湖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实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随着大冶湖水质优化初见成效,生态渔场也基本建成,马徐发团队进一步提出建议,要同步发展上游苗种培育产业和下游水产品加工业。他表示:“苗种培育是保证水质、稳定发展的重要的环节,而水产品加工能够拉动经济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带动就业的同时,为生态渔业吸引更多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

渔民展示自己的收获(汪泽栋 摄)

渔民收获的喜悦(汪泽栋 摄)

得益于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良好管理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同推进,大冶湖治理后,生态养殖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一批护渔员在湖边上班领工资,每年开网捕捞后,村庄也能获得分红,一些村集体经济资产负债表“由负转正”,曾经的贫困村也纷纷脱贫摘帽。2023年,大冶湖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多年的工作成果得到肯定,马徐发倍感振奋。

如今,虽然最初的治理目标已基本完成,但他与大冶湖的缘分还未完待续。“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创新方式开展生态保护公益宣传,持续优化大冶湖生态环境,发展壮大生态渔业,让更多村民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下一步,我们还要将治湖经验推广至洪湖、梁子湖……”马徐发说,“未来,我们还有更多事要做。”

审核:秦长平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