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五年】文法学院:明理载道,答好立德树人新考卷

编辑:晏华华 发布日期:2024-11-15 浏览量:

【编者按】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勠力同心开拓进取,携手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各项事业获得了重要突破、取得了长足进步。即日起,南湖新闻网将陆续推出【奋进五年】系列报道,展现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单位或个人工作取得的实绩。今天推出文法学院五年发展纪实,敬请关注。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实施学术兴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行动,交好立德树人答卷。”2019年4月,文法学院在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时,定下了这样的发展目标。五年来,学院锚定目标、砥砺实干,各项事业稳步向前。

在传承中续写人才培养新篇章

“学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李守经、杨开道等老一辈大先生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这个传统我们不能丢了,否则将来是会丢‘饭碗’的。”文法学院原院长、湖北省教学名师钟涨宝教授曾反复在教职工大会上叮嘱全院老师。

耳濡目染,学院上下形成了重视教育、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院长田北海带领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形成了“知情意行合一”育人理念,即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强知、育情、铸意、笃行,构建“双线并进+四课融合”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校党委书记高翅与2022级艺术设计系同学们交流写生作品

近年来,学院教师合力建设“双线并进”课堂,打造“书与影视”课堂,师生在东篱读书会、课题组读书会中共读共享,老师指导学生读经典已成常态,学院多次获评书香学院。推行“启智行动”课堂,推进“品阅三农”课堂,开设“狮子山社会学讲坛”“狮子山法学讲坛”等系列讲坛,每年组织“社会工作技能大赛”“狮吼杯”广告技能大赛等系列赛事,专业赛事全覆盖。通过这些行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务水平,近年来,法学专业每年都有一个班级获评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班集体。

2021年开始,学院推行“十县百村荆楚行”活动,并启动武汉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首批81位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奔赴武汉市新洲区、蔡甸区,分别开展为期6个月和2个月的实训实践,活动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

与湖北日报编辑部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第十一届“狮吼杯”广告大赛

研究生赴襄州实践锻炼

新理念带来新成绩,2019年11月,徐杨同学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2022年12月,韩轩同学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从三等奖到金奖的跨越,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院打造校、企、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成立“狮创班”,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在创新创业三大赛事中实现“大满贯”,获全国金奖等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5项。

韩轩在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

不忘初心,以生为本。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个。新获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出版马工程教材1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4次,也培养了以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彭达、省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周碧霞、省“研究生党员标兵”袁诗涵、市“优秀民兵干部”肖俊樊等为代表的优秀学子。


召开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农村社会学》修订咨询会

农业农村频道报道我院学生事迹

央视关注我院彭达的创业故事

在坚守中实现科研育人新进步

“中” “必中”“必中中”在文法学院青年教师崔磊的电脑里,40多个这样的科研项目申报文件夹,见证了他10年坚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学院国家社科等项目立项数跨越式进步。

为助力教师发展,学院先后出台教师出版专著资助办法、科研项目申报辅导制度等系列办法。举办“开道讲坛”“青年教师发展论坛”,钟涨宝教授、万江红教授等全体教授依次分享交流。

第四届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学院坚持引育并举,实施高端人才培育计划,积极发挥团队和高岗教授的引领作用,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厚积薄发,终行稳致远,学院实现了国家级人才的突破,1人获批国家领军人才,1人成长为国家青年人才,1人获评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各学科纷纷实现了省级人才的突破。

钟涨宝教授当选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

在创新中开辟社会服务新领域

“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农村,科学研究服务农村发展。”学院师生继承杨开道治学精神,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18年国家实行贫困县退出评估,钟涨宝教授领衔的农村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团队,连续三年受聘参与此工作。2021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团队又承担了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第三方评估任务。六年来,团队每年组织一支以骨干教师和硕博研究生为主的考核组,奔赴中西部地区开展评估工作。师生扎实的作风赢得了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好评“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团队,专业过硬、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是一支有情怀、有能力完成考核评估任务的团队。”同时团队被评为先进集体,万江红教授、李飞副教授被评为先进个人。

钟涨宝教授、万江红教授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

除了开展田野调查,学院师生长期坚持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服务。十二年前,学院率先在武汉市黄陂区建立了华中区首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派驻师生在此服务留守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的需求在变化,如何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需求成为社会工作系老师们热议的话题。“构建本土人才梯队参与社区治理,是变被动‘等待服务’为主动‘生产服务’的关键。”万江红教授分析道。社工系师生开始探索“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成功实现了从“为民服务”到“与民服务”再到“居民自我服务”的变迁。湖北地区这一探索,也被吸收进2021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经由民政部推广在全国推开。

法学系师生到兄弟高校交流

长期以来,学院师生坚持走村串巷,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里,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找问题、问意见、找症结,撰写报告、反映民情。五年来,6篇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二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2024年湖北省科普短视频大赛社会组一等奖1项。

在赓续中展现红色新风采

2020年3月,校党委书记高翅到文法学院调研时指出“文法学院要强化专业优势,传承文法红色基因。”学院始终牢记这一要求,力促红色基因显性表达,打造思政育人、文化育人阵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对照院系党组织“五个到位”、党支部“七个有力”指标体系,推行党员教育“四有三导学习制”,党支部每周有学习交流、每月有组织活动、每季有检查研讨、每年有总结考评,支委引导党员学、专家引导青年教师学、教师引导学生学。

师生朗诵《红岩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院开展了党史理论学习、红色歌曲、朗诵、话剧等多种方式的学习教育,号召全体师生党员学党史、唱红歌、讲感悟、做实事。五年来,学院有2个党支部被评为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支部案例获评省委高校工委支部好案例,1人入选全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培育创建名单,1人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师生参加毕业巡游

沐金桂香韵,品人间雅趣,在乐乐园露天剧场,第十八届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如期而至,这是文法学院持续承办的18个年头,从“生命的礼赞”到“人间雅趣”,从名家名篇到自主创作,主题的变化、形式的优化,组委会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的成效。

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师生合影

学院依托文学、艺术和法学学科特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在提升育人品性、学术品貌和文化品貌上不断下功夫,连续7年举办国学夏令营,为青年学生提供精神滋养。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每年的实习写生和毕业设计展中,师生们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探索。多年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深刻融入文法师生的内心。

艺术设计系毕业作品展

巩固“师生融乐、五育融通”教育思想大讨论成果,以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为重点,为新农科,新工科提供人文素养支撑。学院优化“史论类+赏析类+实践类”美学课程体系,浸润艺术之美。优化“写作沟通+语言文学+国学经典”文学课程体系,化育人文之美。为生物科学英才班,智慧农业专业、预科班等开设人文素养类课程34门。

过去的五年是文法学院坚守初心、砥砺实干、自我超越的五年,放眼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实干求实效、以贡献谋发展,在立德树人中展现新作为。

(本文作者系通讯员 黄晓霞 审核人 瞿明勇 图片来源于校新闻中心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