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荟萃
【师者】李国田:桃“李”天下 为“国”种“田”
发布时间:2024-09-07 编辑:李豆豆

春雨如酥、惠风畅和。

分子楼里一片忙碌,实验器皿的轻微碰撞声、师生脚步声,外加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声声入耳。

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师生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和记者述说着导师育人的那些事儿。

“李老师”“导师”“恩师”“老李”……几个称谓切换,逐渐勾勒出一个立体饱满的导师“轮廓”。

“导师”:矢志“培养更多‘水稻医生’”

李国田教授(蒋朝常 摄)

“李老师,您的名字有‘国’有‘田’,注定与咱们华中农大有缘呀!”再次见到了李国田教授,记者发现他一如既往朴实温和。

“可没那么‘轰轰烈烈’,姓名是父母取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李老师微笑着说。他聊到,自己的性格“略显内敛”,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当老师、从事科学研究“一直是自己的梦想”。

“如果硬要说‘国’与‘田’,我希望培养更多‘水稻医生’去发现更多的水稻抗病机制机理,更好赋能生物安全、种业安全、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

李老师所言,既是科学研究需要也是现实需要。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上常受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多种病害威胁。据不完全统计,仅稻瘟病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粮食损失就高达30亿公斤。“如果我们培养若干掌握核心技术的‘水稻医生’,那将从根源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他坚定地说。

李国田和同学们在试验田(新华社 供图)

这便是他作为导师育人出发点和归宿。为此,他始终保持对水稻抗病的“热点追踪”,什么样的前沿发现上线、什么样的技术应用,他总第一时间分享给同学们,为解决水稻病菌问题找寻一个个“位点”。

师从康振生院士,“实在为人、谦虚为学”逐渐潜移默化为他的为人为师为学风格,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立德树人、为国育才、追求卓越,为‘国’种‘田’!”

这一点,得到了同学们的印证。“其实,李老师科研育人的特点就是一个‘实’字!”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宛莹这样评价道。她举例说,如果发现了某种新发水稻病害,他会紧紧盯住这个线索不放,和同学们一起“实打实”地查文献、找数据、设计实验,从病理特点、成因、传播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一竿子插到底”。

李老师还经常在课堂上讲授傅廷栋院士、张献龙院士等“狮山大先生”的教育家科学家精神,鼓励同学们“不畏艰难、创造条件、勇于创新”。他说,家国情怀也好、科研报国也罢,都是一点一滴地干出来的。

团队师生与康振生院士合影(受访者 供图)

要达成这样的科研情怀,就需要不断学习。李老师不单自己钻研前沿,还与同学们一道学习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高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以期有更长足进步。“你们从我这里学到了很多,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更多!”教学相长、温故知新,李老师说学习是科研的“活水源头”。

“与高手过招”是李老师一贯的思维。近年来,他邀请美、德、法和国内多领域前沿院士和学者来校交流,植保高端论坛、三农讲坛、植物病理学年会、作物学会、遗传学会,他们在这块领域一直很活跃。

师生合影(受访者 供图)

李老师说,“国”与“田”都是宏大叙事,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培育同学们的学术志趣、科研素养,最终培育一代代“医治水稻”“奉献国家”的时代新人。

“恩师”:“科学要多质疑多批判”

“遇到问题,李老师鼓励我们先思考再求教”“李老师建议我们多质疑,进行系统性批判性分析”……谈到李老师的“科研秘诀”时,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批判精神”“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

“为何某些水稻品种在特定环境下仍然容易受到稻瘟病菌的侵袭?”“稻瘟病真如所说的那样解决彻底了吗?”在一次关于水稻抗稻瘟病的组会上,李老师提出了质疑,请同学们“背靠背”查阅文献并得出独立结论。

学术探讨(受访者 供图)

在一次次批判和质疑中,一些科学问题被发现。2020年9月的一个清晨,师生突然发现了一株“特异”的水稻并由此开启了探究RBL12基因之路。经过近3年科研“马拉松”,团队2023年6月在Nature发表水稻广谱抗病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中央电视台报道Natuer成果(受访者 供图)

回想这次成果的来之不易,已毕业的沙干博士仍然记忆犹新。他说,是李老师的坚韧成就了文章:“从投稿到接收历时557天,4个审稿人、22页审稿意见、120多页答复、5次修改、改稿200余遍,师生几位连续三年在校过年观察实验……”

沙干现就职于华南农业大学,他经常用这个科研故事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学生。他说:“恩师对我科学志趣的构建、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道路的引领,没齿不忘!”

就这样,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实验室形成了“求实证”与“致精微”的研究风格,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取得了一个个不小成果。

“无论多忙,老师心里总装着实验室的‘苗子’……”博士研究生李轲微笑着说李老师的科研是典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赶飞机、赶高铁或者在办公室,李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关心温室苗子的生长情况,当自己不能达到现场的时候,就通过微信群里查看,及时提醒大家调整温度、湿度等等。”

师生交流设计实验(受访者 供图)

李国田教授与同学们在实验室(蒋朝常 摄)

“亲自干”“亲自带”是李老师指导学生的另一类关键词。每当有研究新生入学,他总会亲身示范、带领学生一起做试验,他还每周查看试验记录本,坚持每周与同学们“一对一”科研交流,这样积累下来,平均每个学生每年正式谈话时间就高达400小时以上!

学生实验设计(受访者 供图)

他说,每次谈话、每个记录都是一段印记、一个脚注、一段育人故事,更是一次次成长历程!

“老李”:“得遇老师,我之大确幸”

生日蛋糕(受访者 供图)

李老师的家里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师生围在一张桌子旁,开心切着蛋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像这样的融乐画面其实很多,每逢新春佳节,李老师的家中总是挤满了同学,师生一起和面、擀皮、剁馅、包饺子、吃饺子,拉家常、话人生,好不热烈。家人般的场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这些在李老师看来,却是很自然的,“可能我是中原人,比较喜欢面食,偶尔就给同学们‘露一手’,大家一起开心一下!

新春佳节,师门家宴(受访者 供图)

最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是亦师亦友。

“久坐不健康,大家一起来运动吧!”节假日、实验之余、课程间隙,李老师会邀请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慢跑或者爬山,这时大家都放下手头工作,开心“玩耍”,劳逸结合、积蓄力量。

“来个三万步”——周末徒步(受访者 供图)

另一张照片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这张图片中李老师和同学们手拉手,一起向上“攀登”,蓝天里、白云下,微微黑暗的光线衬托下,十分具有张力。说是“攀爬”,实际上就是狮子山广场的台阶取景,师生向上“跃进”的向上奋斗姿态令人感怀。

“向上攀登”(受访者 供图)

真心真情关心关爱学生,让这个团队同时更加具有爱。一次小假期结束,李轲突然看到她的电脑变成了“大屏”,欣喜不已。原来,李老师得知大家电脑屏小伤眼,专门购买了一批护眼显示大屏,让大家安心健康学习工作。

“干在一起”“学在一起”,成了实验室不明文的一种“文化”。在另一张照片里,酷暑之中,李老师弯腰田里,其余研究生紧随其后,他们在试验田观测和挑稗,在共同劳动中全程体验“齐洒汗水、共享喜悦”。

师生融乐,而后共同奋斗,而后前程似锦,这是团队发展的必然逻辑。每当毕业季,同学们的各种好消息接踵而至,继续攻博、出国深造、入职科研院所,不断的好消息让这个团队越发生机勃勃!

同学们的贺卡感言(受访者 供图)

2023年6月,校党委书记高翅等慰问李国田教授(孙超 摄)

2023年9月,教师节前夕校长李召虎慰问李国田教授(蒋朝常 摄)

“老李,辛苦了,感谢栽培!”这是杨群对李老师的感言,看似“平辈”,却反衬着李老师的真切可敬。在他看来“老李”谈心,还真有一套——现身说法,他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自己“聊人生”:“突破认知、突破家庭、突破自我,敢想敢做,去追求更远大目标!”

从2018年入校建立实验室,到如今毕业生慢慢“开枝散叶”,李老师说,自己在科研育人中渐进“佳境”。他也期待更多学子在这里化蛹为蝶、鲲鹏展翅!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