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湖北社会科学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作出了全面部署,引发了强烈反响。湖北是农业大省,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组织学科专家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探讨。相关专家的研究观点编发如下。

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端牢中国饭碗

祁春节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4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被一剑封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14年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要求。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等挑战,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采取系统性、整体性的战略路径,“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粮食供给的可供性、可得性、可达性、可控性、可补(替)性和可持续性,提升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综合能力,确保端牢中国饭碗。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空间拓展食物资源开发路径。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支撑,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开发丰富多样食物品种,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绿色化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追溯体系。

提升粮食流通收储调控能力。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释放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保证产得出、产得优、卖得出和卖得好。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优化结构布局。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抓好政策性收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设立常平仓,加强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创新强化监管和执法,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优化运力结构,提高运力保障水平。充分利用粮食收储调控体系,适时收储和投放,平抑市场波动。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和应急配送中心保供稳市作用,打通粮食有效供给的“最后一公里”。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形成风险防范预案。

提升国际市场与资源利用能力。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内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不得不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把握进口规模和节奏。推进中国粮农企业“走出去”,加强培育国际化大粮商,到国外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打造国际粮食产业合作联盟,争取国际粮食市场话语权,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

提升节粮减损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注重解决粮食在收储、销售和加工过程中的浪费,推动各个环节使用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新装备的研发等。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长效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李谷成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革开放40年多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而且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要素和原料来源,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等。但是,这一成就的取得并非没有代价。农业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问题外,还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是结构性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短板仍然在农业。

毫无疑问,传统以高投入、高产出和高废物为特征的“三高”型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与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更加注重传统要素投入以外各种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包括科技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创新、人力资本、规模经济、环境友好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总投入(加权后)的总产量,应用研究中使用更广泛的是其增量概念,即产出增长中扣除掉投入增长以后的“剩余”部分。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扩大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发挥所谓“第三类要素”的作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依靠要素投入扩张的数量型增长越来越不可持续,增长动能不断衰减,必须尽快实现动能转换,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绿色转型,背后有着深刻的增长经济学道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充分把握当前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识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提升路径,推动农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依靠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给出清晰界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在敬畏、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自觉把人类发展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范围之内,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保育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谋划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在农业农村大、人口数量多、水土资源少、生态环境差的基本国情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存在内容不够完整、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形,这与现实发展中所强调的“四化同步”政策,以及要千方百计的“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建强农业农村弱项”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举措要求,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由此更加彰显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且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基本特点;作为重要区域空间,农村担负着生态涵养、产品与要素供给的重要功能。可以说,良好资源环境和绿色生态空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底蕴,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更加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需要解决好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集约、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转型等诸多问题。惟此,才能夯实固牢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根基与环境基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积极保护好农业绿色的本色和农村战略后院的家底,构架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技术路线与施工蓝图。这就需要切实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认知,始终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农业农村产业布局,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角度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型,从农业强国建设的角度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着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目标出发,精准设计出一套打基础管长远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方案。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生态财富观与“金山银山”经济财富观的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加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性治理,不断强化对国土空间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着力推进降碳减污与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坚持不懈的持续努力,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的绿色根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协调“四大矛盾”

颜廷武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疑成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基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短板和弱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统筹协调好人与水土资源、农业投入品、农业产出物、人居环境间的“四大矛盾”。

协调优化人与水土资源间的矛盾。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缓解并克服人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现实矛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必须在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基础上,有序开展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村庄空闲地、“四荒地”等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并重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北方黑土地流失、南方重金属超标等治理力度,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发展旱作农业,推广节水技术,坚持以水定地、量水而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产权制度改革。

协调优化人与农业投入品间的矛盾。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不当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极大束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严格种养殖、加工储运等环节的投入品监管,加紧制定修订农业绿色发展地方性法规,出台农业负面清单等约束措施。加大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推广,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新型技术应用,加强肥料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普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协调优化人与农业产出物间的矛盾。从产出端来讲,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实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必须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农机装备研发应用能力,千方百计生产数量充足、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发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对体量大、分布广、污染重的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通过资源再造实现价值再增,全面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协调优化人与人居环境间的矛盾。加强垃圾整治、污水排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必须因地制宜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创新政府支持政策,激发农民参与动力,着重推动垃圾分类减量,加强收运储处等硬件设施条件建设;分区分类治理生活污水,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科学选择和探索完善厕改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治理;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村容村貌,创建美丽乡村。

坚决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李志平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农业稳则天下安,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征程上,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大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使其在所有中国式现代化体系中一马当先、勇立潮头。

一刻都不能放松,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对中国这样的超级人口大国,拥有粮食的主导权才有国家现代化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进农产品供给安全战略,才能奠定了国家现代化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基础。

坚持共同富裕,确保农村相对贫困持续缓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农业现代化,是逐步降低贫困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村和谐程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完善合作社+贫困户等经营方式推动的农业现代化,惠及到九成以上的贫困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路程上,消除贫困的重点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除了传统意义的农业现代化之外,还需要砥砺前行,继续承担持续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升级转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已向世界庄严承诺在完成现代化的这段时间里面,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按照具体时间表完成碳达峰任务。由此可知,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将会成为我国使用举国机制进行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战略选项。

党建引领,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党中央通过派遣驻村工作队等方式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等方式激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和公共资源,既壮大了集体经济、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经营中长期面临的三种困境,又将农村精神文明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进党建引领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城乡融合和城乡资源的高质量配置,加快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推动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形成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何 可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绿色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鲜明底色。立足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将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毋庸置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绿水青山是农业农村的优势。推动形成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守住田园乡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

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置,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分散性、不确定性、滞后性、潜伏性等。新形势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从攻坚战转变为持久战,要按照“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的基本思路,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该项工作。在种植业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膜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为重点;在养殖业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既要根据土地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又要积极推动种养结合,促进畜禽粪污就地还田利用或作为有机肥产品参与市场大循环。此外,还需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库,挖掘和推介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典型案例;提升“政府-市场-农户”多元共管共治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全过程监管水平。

全面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既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与共赢的内在需要,也是因地制宜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农业技术装备的创新、集成与应用,为分类指导各地全面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新路。另一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数据的科学性、覆盖面和准确度,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碳汇、碳减排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传统产品市场出清时所传递的价格信号无法完全表达碳汇、碳减排产品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隐含价值,导致碳汇、碳减排产品的价值与价格不匹配,从而使得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故而,应在完善碳核算、碳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形成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农业碳汇、碳减排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一,逐步尝试将森林碳汇、沼气碳减排、稻田综合种养碳减排、测土配方施肥固碳减排、农田碳汇等项目纳入国内、国际碳市场,助力农业碳汇、碳减排产品交易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完成精准供需对接。第二,建立完善农业碳汇、碳减排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打造和推介一批特色突出的区域碳汇、碳减排公用品牌,依托品牌的溢价功能,实现产品价值增值。第三,将碳汇、碳减排产品与农业产业发展相融合,通过碳文化赋能,开发一批“低碳+农业旅游”项目,助推绿色低碳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罗小锋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 林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做了明确部署,“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应当看到,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干净的农村人居环境与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且这种需要今后只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其中,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8%左右。当然,农村人居环境也存在区域间治理不平衡、治理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区域差异仍然比较明显。

环境基础设施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因素,也是保障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的重要条件,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们要基于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好更快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管护力度,建立健全管护的长效机制,保证各项基础设施能够持续运行。二是在基础一般、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持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三是在欠发达地区,要坚持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完善相应管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确保一次建成、长久使用,从而有效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推进。四是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软实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五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低碳生活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

原文链接:http://m.hbskw.com/p/6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