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最美后勤人】朱银秀:同学们心中的“朱妈妈”

编者按:平凡劳动者,最美后勤人。作为服务师生的“窗口”,学校后勤一线员工在服务中坚定为师生办实事的情怀,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属于他们的贡献。南湖新闻网即日起将陆续刊发【最美后勤人】系列报道,讲述一批学校后勤一线员工坚守“不是教室的课堂”,当好“不上讲台的老师”,用一流的后勤保障服务践行“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的理念,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故事。本期讲述学校荟园14栋宿管朱银秀用爱守护同学们的故事。

宿舍管理服务中心荟园14栋楼管员朱银秀(后保部 供图)

宿舍管理服务中心荟园14栋楼管员朱银秀(后保部 供图)

“回母校来,我们再相聚!”转眼间,荟园14栋楼管员朱银秀阿姨的“毕业金句”已划过了八个盛夏,在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心里留下了温暖的印记。

“无数个细节的打动”“回到家的感觉”“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今年毕业季,荟14的毕业生们回忆起朱阿姨四年来的照顾时感慨万千——元旦,她会去每间寝室送上手写的新年贺卡;中秋节,为同学们送上月饼;端午节,自己包粽子和香包给同学们;冬至节,请同学来家里包饺子;毕业季,自制“毕业寄语墙”,为毕业生们送上“爱心福袋”……她不仅是同学们心中“最好的宿管阿姨”,更是同学们心中的“朱妈妈”。平日里的点滴温暖,早已化作同学们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朱银秀今年59岁,在岗八年,她一直用心爱人,用心管理,用心打造着荟14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发放,专属于你的爱

“骊歌奏响,那一个个‘爱心福袋’里藏着的是‘朱妈妈’无尽的牵念。”

6月25日,园艺林学学院1801高思凡走过“毕业寄语墙”,无意间一瞥,看到“高思凡”三个字写在一个“爱心福袋”上面,眼泪霎时夺眶而出。她取下福袋,小心打开袋子,里面装着的,原来是“朱阿姨”亲手制作的钥匙扣,吊坠正面是手写的是她的名字,背面则是温馨的毕业祝福。“阿姨真的好用心!”高思凡感叹道。今年的毕业典礼结束后,她如愿与朱阿姨在寄语墙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6月26日,文法学院1803杨千烨在离开寝室前,在值班室里与朱阿姨拥抱作别。四年的点滴温暖涌上心头,化作决堤的泪水。杨千烨哭了,朱阿姨也哭了。“感谢您四年以来的照顾。”“真是舍不得你们啊,阿姨真心欢迎你们回母校。”

温馨提示(学通社记者仰子骏摄)

暖心的温馨提示(学通社记者 仰子骏 摄)

“年关将至,那一张张新年贺卡里写着的,是‘朱妈妈’的祈愿。”

“阿姨一楼一楼地送,一间一间地敲门,听见门外的沸腾声就知道阿姨今年又来送贺卡啦!”公共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刘嘉怡说道。

“133全体同学们好!感恩有你们!祝福你们在荟14大家庭每天开心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温暖的话语背后,是朱阿姨花心思与年轻人交流的良苦用心。“苦读书,读好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朱阿姨对华农校训的理解里,满是对同学们的祝愿和期许。同学们也会回赠贺卡,而一张在母亲节送来的贺卡煞是特别——“您用母亲般的爱包容我们,照顾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懂事,会长大,更能体会你为我们付出的心情,祝您母亲节快乐!”,这让朱银秀感动不已。

“冬至已至,那一口口温热的饺子里包着的,是‘朱妈妈’的味道。”

2020年的冬至,荟14-663寝室的同学们来到朱银秀家包饺子。“因为我是北方人嘛,冬至包饺子是家里的习俗,那时觉得像回到了家里一样。”公共管理学院大二学生李含月回忆道。窗外北方呼啸,屋内暖气升腾,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水汽氤氲中,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伴随着音响里“甜蜜蜜”的旋律,摇晃着手中的碗碟。

布置,一个温馨的家

“想让孩子们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回来放松自己,把寝室当家一样。”为了营造家的氛围,朱银秀花了不少心思。

年末,要有过年的氛围。

“这两年疫情防控,怕她们想家,就想营造过年的气氛。”2021年元旦,朱银秀在楼栋布置了一个“畅吃柜”,里面放满了她购买的水果和零食。同学们拿走零食的同时,也放进了许多新零食。在自发的零食互换中,荟14楼栋里洋溢着欢乐的过年氛围,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烦恼的积郁。这场爱的施予与回馈令朱银秀很是感动:“我们彼此相爱,我感恩她们带来了快乐,也感恩她们有爱。”

陶冶情操(学通社记者仰子骏摄)

练习书法(学通社记者 仰子骏 摄)

返校,要有回家的暖意。

“宿舍有佳人缘来是你,同窗是姐妹心中有我。”这是朱银秀贴在荟14大门外的一副春联。为了写好春联,朱银秀常在值班室里自学毛笔字。大年三十,她便将新写的春联贴在大门外,盼望着同学们返校时能有着回家般的心情。

“之前考研复习压力很大,但每次进宿舍楼看到阿姨暖心的布置都会很开心,每次进楼都会先看看阿姨有没有什么新布置!”高思凡回忆道。考试周,楼栋宣传栏上“学习很苦,坚持很酷”的卡纸总是给她莫大的鼓励。

秉持,一种贴心的管理

给同学们提供便利,是朱银秀贴心管理的宗旨。

荟十四针线盒(学通社记者仰子骏摄)

朱银秀为同学们准备的针线盒(学通社记者 仰子骏 摄)

平日里,时常有同学衣物需要缝补,来到值班室找朱银秀借针线。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便利,她便买来记号笔、颜料、刷子等工具,照着网上的卡通图案仔细临摹,设计制作了一个 “方便针线盒”。粉色的木制盒在荟14特别显眼。盒子里,上层摆放有盛装发夹和针的盒子,下层码放着大小不一、各色齐全的缝纫线,还有用纸套小心包好尖部的剪刀和镊子。

“一来方便孩子们,二来也算点缀楼栋啦!”提及制作针线盒的初衷,朱银秀如此说道。细心的是,剪刀等工具上还加装了自制的保护套,朱银秀说:“不细心不行哇,万一孩子们不小心戳到手砸到脚怎么办?”

疫情防控期间,同学出门需佩戴口罩,朱阿姨便在楼栋里贴上了一张写有“需要口罩随便拿”的卡纸,“孩子们有时候忘带口罩,上下楼梯蛮耽误上课时间”,卡纸下放着她自费购置的200多个口罩,以便同学们的不时之需。

通过细心观察和换位思考,她总能给同学们带来便利和温暖。

守护,你与我的安全

“我们不像老师,教书育人传递知识,但我们后勤的保障一定要一切为了学生。”

摆放车辆(学通社记者仰子骏摄)

朱银秀在荟14栋楼下摆放车辆(学通社记者 仰子骏 摄)

将安全线外的电动车推进线内摆放,这个动作,朱阿姨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在晨光里,在夜色中。每当有同学忘记将电动车摆放到安全线内,安全通道的门外便会被电动车堵塞,这让她非常放心不下,“这是个安全隐患,不出事是好事,出了事就是大事”。叮嘱同学之余,她经常前去疏通与引导。

平日里,她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地面积水,她急忙拖干地面,担心有学生滑倒;雨伞堆积,她购置挂钩供学生挂伞,担心雨伞堵塞逃生通道;夜晚熄灯,她再三检查大门是否关好,担心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做好这些,她“心里会不踏实”。晚上睡觉她也“绷着弦”,担心值班室内烟雾报警器鸣响。

安全,便是朱银秀心中的大山;孩子们的安全,她一路守护到底。

毕业季,朱银秀和荟14的同学合影留恋

毕业季,朱银秀和荟14的同学合影留恋(后保部 供图)

“自己身体不好,丢下高薪,舍不得山区的孩子。”朱阿姨谈及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时,很是动容,“一年级一直带上来的学生,这种不舍的感受我深深能体会到。如果叫我把孩子们丢下干别的,我不去,我舍不得,我爱她们,虽然我叫不全她们的名字。”她的眼里簇着泪。“朱妈妈”的爱,更是深沉而缱绻的。她最放不下的,便是荟14的每一个同学。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谢雨欣 审核人 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