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从“问问题”开始的“千问计划”迄今已经走过10年。10年间,她积极鼓励学生发问、引导师生互动答问,在校园里留下了一长串令人欣慰的问号,和一个个与问号有关的美谈。
这些问号的背后,是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简单掌握到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转变,见证着学生们将一个个“句号”砸开,将“句号”变成“问号”。这也是教师教学方式由传授知识、讲解经验到引导思考、共同探究的转变,见证着师生们一起解决了一个个“问号”,把“问号”变成“感叹号”。
在“千问计划”十年回顾之际,我们必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的学生,应该是乐问、善问之人;大学的教师,应该是善于在学生脑中植入问号之人。多一点问号,能让课堂更有生气,学生更有灵气,人才培养质量更硬气。
再放眼看,大学要做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皆需要多一点“问号”。在科研上,能否提出问号,反映着是选择“亦步亦趋”还是做原始创新;问号的多少,体现着学术动力强劲程度;问号的层次,彰显着学校的学术品位;解决了多少问号、解决了什么层次的问号,代表着学术贡献度和社会服务能力。再进一步讲,校园里多一点思想之问、人文之问,大学的精神和文化脊梁就挺起来了。
让校园里充满问号,我们得带着几分危机感。如果大学里缺失了问号,社会就会对大学发出问号!
文字作者:记者 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