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课堂则是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入”、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下,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尤其要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基因,建设更多有滋有味、意蕴生动的课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动人。
让课堂更有故事性。讲故事不仅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技巧,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通过好的课堂故事,可以实现专业化表达、个性化讲述、世界性视野、中国式关照的完美结合,提升课堂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两会期间,邓秀新校长在接受中青网采访时提出“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所有的课堂都必须面对“故事性”“趣味性”的问题,如何坚持“心中有学生”“教育为学生”,真正做到引领而不一味迎合,尊重而不媚俗放任,这体现了课堂传授者的使命和水平,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宗旨和初心,真正做足了功课的课堂,必定充满了故事性,饱含了专业深度、哲学高度、人文温度,必定能够让学生保持“无法拒绝”的热度。
让课堂更有鲜度。华农有一项传统,每个新年的开学第一课,在讲授绪论、专业知识之前,老师们都会花上几分钟讲点诸如——讲文明、守礼貌、懂感恩、知敬业等“闲话”,于是,学生们总能听到从校史到武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光盘行动、微信红包到敬业乐群和工匠精神这样的“题外话”。但这样的讲述学生不仅不反感,还很受欢迎,因为这样的课堂环节设计,充满了真实的细节和勃勃生气,冒着热气,接着地气,聚着人气。正如我校刘后利、章文才等老一辈学者,把课堂搬到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他们的思维既关注科学前沿,也关照社会现实,他们的课堂和成果,真正做到了“顶天立地”。又如蔡礼鸿、龚炎长、顾泽茂、张学振等教授,把精准扶贫的专家课堂搬到了田垄、水塘、鸡舍,农户、学生们听他们讲课,新鲜、过瘾、生动、有趣,韵味悠长。反观现在有的课堂,要么满堂灌、照本宣科,要么一本教案、一个ppt一成不变,管用多少年。因此提升课堂的鲜味很有必要,而提升鲜味,务必要从坚守初心,提升ppt的生动性开始。
让课堂更有人文味。课堂的“人文”味,根在教师,主导在教师。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实际点明了教师的三项职责,解惑为基本面,传道为最高层。“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说的是好老师的两种分野。教育学者朱永新提出,老师有四重境界: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让自己心安的老师、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让历史铭记的老师。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老师”,明确指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谈的都是对内自省和关心关照外物。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非常形象——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学校有着“耕读”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的文脉所在, “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早已成为华农人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自觉。如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在他的课堂讲授中,既讲专业理论,也谈社会实践,既坚持理想,也关注现实,既关注专业发展史,也梳理科学发展史,既聚焦“事”与“物”,也关照“人”与“情”,始终以生动的、个性化的、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一门课、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在其背后牵涉的社会演进与人类命运,并将其个人的、深刻的思考与体验,和学生一同思考、探讨。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文化味,肯定意蕴深长,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正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就代代赓续。
(本文作者系南湖网评论员 信息学院 陈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