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在论及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差距、未来目标和工作举措时,均提到了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问题。的确,培养出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应当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配”。那么,如果要在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工作上赋予一种“鲜明特色”的话,会是什么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因此,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作用。
全球胜任力,是指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用全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此同时,当今世界也涌动着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并逐渐升级为一些国家的国家意志和政府政策。中国企业、中国学生不得不面对更加复杂甚至比较极端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近段时间以来,华为公司与美国政府的较量牵动着国人的心弦。震惊、叹服、骄傲、担忧……网络被相关新闻和任正非先生的谈话刷屏。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中国民营企业,华为除了具备普通跨国公司的特点,还因为有着非凡的使命担当、战略定力和企业文化,才能在风浪中傲然挺立。这对于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笔者以为,我们的学生从中国走向世界,只有真正读懂中国,才能全面认识世界;只有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时刻心系天下;只有领悟中国智慧,才能从容应对挑战;只有汇入中国力量,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简言之,全球胜任力培养唯有具备“中国成色”,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取得成功。
用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其识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走向世界的中国学生,必然要面对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们在疑惑和迷茫中成长,或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出去以后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当今世界,能同时解开国情密码、拨开世情迷雾者,唯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解读中国、分析世界的钥匙,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用民族精神塑造学生品格,引导其明大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多少科学家正是出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放弃了高官厚禄甚至隐姓埋名,最终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我们不仅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更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拒绝狭隘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提倡清醒的、反思的、理性的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还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纳入伟大民族精神进行阐释。这些精神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参与全球事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用优秀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其行大道。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中进步,各国文化在传承创新、融合共享中发展。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可变性等特性,以中华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学子们必然面临文化适应、文化沟通甚至文化冲突等问题。这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新,坚持不忘本来、善于吸收外来、勇于面向未来。费孝通先生针对处理好不同文明关系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告诉我们不仅要尊崇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最后达到不同文明相得益彰、共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校本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如遨游。
用先进典型激励学生成长,引导其成大器。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形象,也是鲜活的价值观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先进典型学习,可学者多矣!最关键的是要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什么样的人物或团队,以怎样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才能胜任乃至引领全球事务?这是每一个致力于提升全球胜任力的师生迫切需要弄清楚的问题。笔者以为,党中央、国务院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可以作为标杆。他们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先锋模范。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40年,这些先进典型及其优秀事迹必能带给同学们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先进典型还应包括那些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外杰出人物,以及同学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优秀校友、青年榜样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向先进典型学习,让他们的心中群星闪耀、星光璀璨,纵然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亦能信念坚定、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不仅要求青年学生们牢记使命、勇担重任,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和风雷激荡的国际环境,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评论员 党委组织部干部 唐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