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水产学院组织大学生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引导广大学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美丽中国建设、社区治理等主题,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力。
回溯百年党史,筑梦红色青春
正值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水产学子为深入了解百年党史,学习红色精神,开展以“共绘荆楚红色地图”“永远跟党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红色故事是红色基因的载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画卷上最鲜艳浓烈的色彩。水产学院赴湖北仙桃实践团先后来到张难先纪念馆、杨显东纪念馆,深入了解两位革命者所做的贡献,学习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水产1902班的党员张子龙表示,缅怀历史是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进取精神。赴天门实践团成员李少赟在参观完天门市革命烈士公园后感慨道:“无数革命先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惜为国家献出宝贵生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赴河南信阳实践团前往花山寨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王茂贵,王老先生言语慷慨激昂,目光如炬,为实践团成员们再现了当年战火纷飞的画面。水产1904班的党员汪新龙说道:“今日之和平幸福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虽然英雄的肉体会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此外,还有多支队伍赴武汉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中共五大旧址等地参观学习。
奉献美丽中国,青春文明行动
由水产学院主办的2021年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今夏开营,来自我校和兰州大学、海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全国21所高校的近50名大学生参与本次社会实践。夏令营历时七天,途径江苏镇江、安徽铜陵、湖北武汉三地,以参观水生动物展览馆、听取长江江豚专题报告、举行江豚保护主题绘画等多种形式带领志愿者走进江豚的世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长江江豚的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来自蓝色精灵志愿队队长罗腾达,在分享交流会上畅谈了自己多年来保护江豚的感想。
赴贵州省凤冈县实践团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以制作海报和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团队成员王子骏感慨:“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希望通过我们宣传,能够提升大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赴江西南昌实践团深入田间乡头,通过入户普及方式向居民宣传党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方针。实践结束后,水产1902班的谢舒阳感叹道:“身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必须锤炼本领,接续奋斗。作为水产学子,更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母亲河长江生生不息的发展翻开新篇章!”
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调研当地稻虾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赴黄石市实践团成员与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马徐发教授一道,前往黄石大冶深入养殖产业一线,了解产业行情。在黄石市袁伏二村,就当地特色扶贫助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委和部分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并针对稻虾养殖经济化提出了建议。“将来要做扎根大地的农学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构筑自己的未来。”马徐发教授和实践队成员交流道。
赴恩施州实践团成员与张学振教授前往建始县,围绕冷水鲟鱼产业发展,调研当地冷水鱼产业发展情况,深入生产实践,探索产业振兴之路。实践期间,团队成员积极投身渔场,深入探索养殖行业,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水产1901班的李庆谈道:“本次实践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对水产养殖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未来我将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绿寻兴”实践队成员随岗位科学家顾泽茂教授赴湖北潜江市、监利市,调查以“双水双绿”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探寻乡村振兴的新道路。“如果没有这一次的实地体验,农业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不知道还会在我们的印象中保留多久。如今,机械化的操作、规范化的管理、生态化的理念必将助推农业走入新时代。”在潜江市赵脑村华山稻虾示范基地,团队成员们感叹道。
岗位科学家李大鹏教授带领赴洪湖实践队参加了湖北省“515”水产科技协同推广行动工作推进及观摩培训会。观摩后,团队成员陶宇表示切实体会到了走科学绿色养殖路的重要性,在增产增值的同时,也要做到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道路。
此外,水产学子在留守儿童之家、养老院、社区和企业等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青春在社会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文作者系水产学院通讯员 安星星 单宇峰 吕绍衔 审核人 曹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