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刀刀 综合)1938年暑期,侵华战争战火燃烧到武汉,我校奉令西迁恩施办学,度过7年鄂西岁月。80年后,百廿校庆来临之际,我校植科院、工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及学通社分别组成5支“重走西迁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湖北恩施州,探访我校西迁恩施期间办学旧址,探寻学校先辈在五峰山、金子坝的耕读故事。
回望:救亡图存 西迁办学
抗战期间,五峰山校园(资料图)
1938年,侵华日军前锋逼近武汉。6月,武汉会战爆发,我校前身、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奉令迁往恩施五峰山办学。9月中旬,湖北省政府将湖北省公私立中等以上学校合并设立,称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省主席陈诚自兼联校校长,陈剑修自兼联校副校长。湖北省立农专合并于联校,11月迁至恩施东门外之五峰山,称为省立联校五峰农专分校,由刘发煊任主任,主持校务,后来又任校长。分校租借湖北省第七区农场一部分房屋及小垭口周姓民房,加以修缮后作为校舍,于当年12月初正式开学上课。当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由于全校师生努力,教学得以进行。
1939年9月16日,湖北省府决定农专从联合中等以上学校中分出独立,恢复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原名。10月中旬,省府聘程鸿书为农专校长,10月30日开学上课。后因实习农场离学校较远,五峰山附近亦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师生实习很不方便,遂于1940年迁至恩施金子坝,继续办学。
湖北省立农学院金子坝校园(中央通讯社记者 蔡述文 摄)
1940年11月,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院长由教育厅长张伯谨兼任。先设立农艺系,学制4年。农专学生经过编级考试,从严录取,转入农学院学习,当时有学生94人,设两个班。
1941年夏,管泽良接任院长,他是湖北蕲春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金陵大学教授。管泽良到任后,增设了园艺系和农经系。
1942年夏,湖北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附属本院,有学生40余人。以后又受省政府会计处委托,增设会计专修班,有学生85人。又增设农林生物系(1943年改为植物病虫害系),李风荪为系主任。
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条件极其艰苦,师生员工住土房,吃杂粮,点油灯,大家共体时艰,情绪饱满,坚持学习,坚持工作,使学校不断得到发展。学校在抗战胜利后迁回武汉原址前,共有教职员90人,学生218人。
西迁恩施7年,学校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05人,专修班学生62人。
寻根:五峰山金子坝 旧貌换新颜
暑假期间,“重走西迁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5支分队根据校史记载,分别来到五峰山和金子坝两处旧校址,寻找学校西迁办学遗留的痕迹。
五峰山位于恩施州城之中,由5座连贯山峰组成。近年,城市不断拓展,五峰山慢慢成为恩施州城中心地带。学通社分队队长郭玉涛告诉记者,目前,五峰山已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山上小洋楼并排而立,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与80年前的老照片对比,五峰山旧貌换新颜,学校当年西迁的办学的校园已荡然无存。
五峰山校园旧址今貌(外国语学院分队供图)
外国语学院分队则有了新发现。团队成员根据当地居民的指引来到花海北门停车场,即老茶厂。团队将此地与校史馆现存旧址图片进行比对,发现其地形、坡度、视野及附近地表特征都极其相似。经过走访当地群众,队员们判定此停车场即是华中农业大学西迁五峰山时的办学旧址。
赴恩施期间,5支分队先后到位于金子坝的湖北省立农学院旧址寻访。据恩施农校老校长程忠华介绍,此前,大门多次要被拆除,都被他阻止。他表示,十几年前,我校曾几度派人来此寻根,并拍摄了照片、录制了影像,许多在教育部、农业部工作的老校友也都表示想来看看母校。可如今,经过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这里早已不复当年的样貌。
老房子横梁的木制结构是起火的主因(学通社记者 李烨 摄)
“进入校门遗址,沿着主干道,一路走过,周围环境十分清幽,只见几处建筑遗迹和蔬菜大棚静静地守候在一片荒草之中”,学通社团队成员李烨告诉记者,他们和路边居民访谈后得知,恩施农校以沥青做屋顶防水,在经历一场大火后,房屋被毁,只能搬迁。旧址上保留的一栋建筑遗迹是当年恩施农校的食堂,地面是整齐的方砖,墙壁是堆砌的石块,总体来说,结构比较完整。不过,因为当年大火的原因,食堂沥青屋顶完全被烧毁,只剩下断壁残垣。
当地老者回忆起湖北省立农学院学子在此耕读的情景时,告诉实践团队成员:“你们应该为自己身为华农的一员感到骄傲,应该好好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在动荡的年代,既能心怀家国,又能躬耕垄上,他们真是一群了不起的人。”
恩施博物馆展出的湖北省立农学院学生生活片段(外国语学院分队供图)
期间,各实践团队分队还陆续前往恩施州博物馆寻找学校西迁有关信息。该馆设有《巴楚风韵》《红色土地》《生态恩施》三个专题,全方位展示了多彩的巴土文化。在革命文物陈列区,实践团队找到了当年湖北省立农学院院长管泽良的老照片,及学生习操剪影、同学名录等珍贵史料。
外国语学院分队在恩施州博物馆前合影(外国语学院分队供图)
在纪念馆里,讲解员为实践团队生动地讲解了当年的历史。当时,学校的房顶是用晒干的树皮铺建而成,墙壁是用竹子作骨架,黄泥和石灰加固,起到防风的作用,桌椅五花八门,没有一张正规的桌子。生活条件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看到轰炸机盘旋的场景,上学走的也都是黄泥路,下雨天特别滑,有时甚至能听到恩施城区的阵阵轰炸声。
恩施档案馆保存的大门老照片(外国语学院分队供图)
外国语学院实践团在恩施州档案馆查找资料(外国语学院分队供图)
外国语学院分队还转程赴恩施州档案馆查找档案馆现存有关西迁旧址的老照片。其中一张为红色木门,其上牌匾为“恩施高农”的当年华农校区大门的照片,门旁墙壁有两块白板,其左侧白板上书“华中农业大学旧址”,照片下方有标记为“华农旧址—恩施高农”。第二张照片为国务院农研中心张主任(中)来老农校调研时在旧址门前留念。第三张照片为1997年12月1日郑学莉副司长及随行人员在旧址前合影留念。
期间,学通社分队在金子坝校址进行了简短的取土仪式,将老校园的土壤带回狮子山校园。分队队长郭玉涛表示,学校在抗战期间于恩施坚持办学7年,如今,老校园遗存即将消失,希望学校能在原址设立纪念碑,以铭记这一段西迁办学经历,教育后人。
“重走西迁路”实践团队各分队在此次实践中,还寻访了我校在恩施工作的多位校友。
植科院实践团全体成员与校友们座谈(植科院分队 供图)
植科院分队寻访了62老校友叶福标,79级校友秦忠文、85级邓中相校友、85级校友陈永波,96级校友赵青华,09级校友叶紫云。他们都表达了对华农120周年校庆的祝福,并表示一定会在120周年校庆之际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学通社分队联系了王炎森老校友的后人。校友王延森系我校农经专业学生,于1946年毕业,曾在湖北省政府任职,后至恩施第二中学从事一线教师职业,了解较多校址西迁时代的情况,于2014年病故。
工学院队长肖云龙颇有感概地说道:“纵观整个西迁,艰难困苦数不胜数,但华农人仍然不屈不挠,艰苦办学,师生同心,共体时艰,这正是西迁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正等着我们学习、传承和发扬。”文法学院团队成员则表示,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在帮助他们熟悉学校校史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爱校、荣校、兴校”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通过活动,由衷地对母校生发出崇高的敬意,并且在思想精神上也经受了洗礼,“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的这股韧劲,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农人’”,文法学院团队成员余君妤说。
(参与采写:郭玉涛,陈天阳,郑秋萍,肖云龙,牛晓虎,余君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