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林夕 万浩然)在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中,经济管理学院70余支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围绕“乡村振兴荆楚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主题,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
他们或深入基层,体验脱贫攻坚成果,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或追寻先辈足迹,深耕学思见悟,汲取奋进力量;或走进社区,进行知识科普宣讲,了解社情民意。
扎根祖国大地,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助农助产襄阳行”实践团队跟随农业经济管理系杨志海副教授来到五山镇特色农产品——玉皇剑茶叶的产销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队员们被当地茶企采用的“数字技术+农产品”的产销新模式所吸引。经过培训,实践团成员2020级张之洞班(文管)邓婷第一次做起了“直播带货”,通过介绍玉皇剑茶叶的种植方式、产品包装和当地生态环境等,观众们更好地了解到了玉皇剑有机茶的品质和特色。邓婷在直播后激动地说道:“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带动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开心!”
实践期间,经管院企业管理系张露教授带领实践团队奔赴“中国脐橙之乡”——宜昌市秭归县。在座谈会上,秭归县政府工作人员从多个方面为团队成员介绍秭归县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关事宜、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期间,师生们从农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多角度深入了解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秭归方案”。在访谈时,烟灯堡村驻村干部告诉实践团队:“我们这个村海拔落差很大,山下居民通过种脐橙来致富,但由于山上的环境不适宜脐橙生长,我们联合了华农的科研团队和当地农业合作社,探索出‘高山种核桃、山下种柑橘’的新发展模式。”
在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孙庄村的桃园里,宏观农业大数据调研团队看到正在采摘桃子的果农、运货的工人……而在此前,由于孙庄村大部分土壤属于沙地,种植主粮收成不尽人意。由于无法调动劳动积极性,留在孙庄村的农业主力军大都是65岁以上老人,发展困难。村干部向张泽宇副教授和调研员们介绍道:“为了让群众脱贫致富,村里因地制宜,引导土地有序流转,让农民以园区工人的身份在合作社从事种植、管理等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追寻先辈足迹 ,谱写奋进新篇
“羊肠小道、崎岖不平、50多公里”,这形容的正是朱毛红军当年的挑粮小道。赴江西井冈山实践队员会计2002班王心平说道:“当年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的带领下靠着肩挑背驮将30余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今天我们也尝试着挑粮上山,重走这段红军走过的‘挑粮小道’。”小路没有台阶,并且十分陡峭,对第一次尝试负重走山路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走到终点,队员们感受到的除了疲惫,还有对红军战士们的深深敬仰,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学习体验,更有对井冈山精神的深刻理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经管院27名师生党员共赴湖南韶山、长沙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在橘子洲头,师生齐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感悟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初心;在岳麓书院,师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的殷切嘱托,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斯文正脉。2021级研究生党员杨开心感叹道:“作为新时代的华农青年,我们要不断坚持学习新文化、新知识,坚持科技创新、强农兴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办实事
“哇!”小朋友们激动地指着画册上的图片惊叹道。志愿者张洋解释:“图片上展示的是氢弹的爆炸瞬间,这是我国核工业者们千千万万个日夜奋斗出来的结果。”这是“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实践团在社区宣讲的一幕。暑期以来,他们深入武汉市保利心语社区、通惠社区、七一二社区、狮南社区、武铁社区等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和中核集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居民们讲解“两弹一星”精神、我国核能发展情况以及节能减排的具体方法,向大众普及核工业相关知识,宣扬核工业精神。
疫情之下,国家对个体商户的一系列帮扶“组合拳”,有效助力了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的“扬帆远航”。基于此背景,经统2002班方鹏举所在的实践团在江汉路、粮道街等地深度走访,他们在江岸区台北街道相关社区进行宣讲。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疫情之下商户的经营现状、国家对商户的帮扶政策。有关居民们反馈到,丰富的数据、详实的案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国家一系列制度的认同感,也增强了对“疫情终将过去、阳光终将抵达”的必胜信心。
学思践悟,细照笃行。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持续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躬耕力行,在社会实践中谱写出青春华章。
审核人:刘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