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农业农村局与调研团队交流
调研团队参观华辰麻纺织有限公司工厂(通讯员 李信江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信江)7月18日至7月20日,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咸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开展麻原料供给保障调研。国家麻类产业体系初加工机械化岗位专家吕江南研究员团队、咸宁苎麻试验站站长汪红武、我校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专家刘立军团队等参与调研。
7月18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湖北精华纺织集团,了解企业麻原料供应问题。该企业每年消耗原麻3万吨,其中苎麻8000吨,苎麻原料供应不足。咸安的苎麻纺织产业是湖北省的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年产苎麻纱、麻棉混纺纱6万吨以上,占比达全国的1/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咸安苎麻种植面积最高峰时达到4.5万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随着苎麻市场收购价格的持续走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退耕还林政策的普惠和苗木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民种植苎麻的积极性陷入低谷。目前全区苎麻种植面积持续萎缩,区内纺织企业的苎麻原料主要从四川、湖南等地购进。
苎麻号称“中国草”,浑身是宝,但在麻纺织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结构和市场的问题。就农民积极性不高、种植后不收麻的现象,企业希望有更多的国家政策关注麻类生产,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湖北精华纺织集团公司总经理胡晓燕提到本地收获麻的剥制质量无法满足企业纺织高品质纱要求的现象。为追求产量,农户机械剥制的麻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后期加工处理成本高,因此企业更愿意收购收获成本更高的四川手工麻。面对这个问题,调研团队的吕江南说:“目前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在不断改进剥麻机械,相信不久就可以解决机打麻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下午,团队前往嘉鱼县农业农村局进行调研。嘉鱼县农业农村局冯局长指出苎麻产业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好产业,但目前本地苎麻生产的问题有:苎麻收割季节天气过热,存在安全问题;剥麻机省力、高效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劳动力紧缺、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但发展瓶颈还是在剥制环节。
19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省级龙头企业湖北阳新远东麻业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张辉谈到国际局势对公司的订单有较大影响。相对于其他公司,该公司认为机打麻的质量尚能满足需求,目前机打麻最大的问题在于剥麻后残胶量较高。公司发现残胶率机打麻为约为5%,手工麻约为3%。
调研团队还前往阳新县特产服务中心,调研重点产区供给保障情况。在与浮屠镇广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白沙镇五珠金财专业合作社、枫林镇排市相汉家庭农场、白沙镇吴东城村支书陈世权等种植大户座谈中发现了以下问题:苎麻价格浮动较大,因此种植苎麻有一定风险;工人偏老龄化,存在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机器效率需要提升,种植300亩的地10台机器运行一天只能收获7亩多,完全收割完成需要一个多月;以及贮藏在种植户家中苎麻的防火与防霉问题等。陈世权介绍道,村里发展苎麻400亩,年产原麻10万斤,产值超过一百万元。农户2人操作一个机械,8小时能够剥干麻120斤,农户得到60斤干麻价值540元,播麻季节每个人一天可以收入270元。吴东城村大力发展苎麻种植产业,深挖阳新县传统优势经济作物,是其脱贫出列的关键一步,也是走向乡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是白沙镇、乃至阳新县标志性的乡村振兴农业项目。
下午,调研团队前往蕲春湖北华辰麻纺织有限公司了解公司在脱胶方面的一些问题,参观了公司的脱胶加工设备。公司董事长段昌莆谈到采用干皮生物酶脱胶能提高纤维支数,精干麻市场售价大概600元/吨。岗位专家刘立军认为脱胶过程中可以将沉降的果胶利用起来,增加综合效益。
20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太平村和荆州市津津纺织有限公司,在太平村,了解当地麻农的生产情况。
在荆州市津津纺织有限公司的调研中,公司也着重讲了关于机打麻的问题,需要机器提升剥制效率。苎麻在荆州市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荆州市苎麻纺织行业初步形成了从苎麻种植、脱胶、纺纱、织布、漂染到服装加工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截至2021年底,全市苎麻纺织企业达到36家,苎麻长纺稳定在5.5万锭,苎麻剑杆织机达到2200台,精干麻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苎麻布年生产量5400万米,提供就业岗位5200余个,年产值达到15.4亿元,创利税1.8亿元。
麻类作物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凭借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该产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此次调研,希望后续能够更好的解决产业的发展困境,重点关注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机械收割、机械剥麻和原麻脱胶等环节,为麻类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审核人:刘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