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正教授为同学们解说棉花历史(学通社记者 高俊 摄)
同学向杨教授提出问题(学通社记者 邓颖骏 摄)
杨教授与同学们围绕棉花问题交流(学通社记者 邓颖骏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李欣瑶 涂鑫)11月7日上午,由校团委、图书馆主办,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三田创新工作室承办的“中华农业文明大讲坛之何为棉花”活动在我校图书馆五楼展厅举办。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棉花学会理事杨国正老师与同学们座谈分享,共话棉花。
“棉花的生长周期是多少?”杨国正老师首先抛出了这个问题。他介绍了棉花的生长周期与生产周期的区别,又讲解了南北方地区棉花的生长差异。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南方一共有多少种棉花?”的疑问,杨老师从陆地棉与彩棉两个角度进行答复,解释了在同一块棉花地里出现的神奇“变色”现象的原因。
针对目前棉花减产的问题,杨国正老师结合生产全球化的趋势对此进行了分析。“棉花与其他纺织品相比有什么优势与劣势?”他从棉花的种植历史入手,讲述了棉花三千年的种植历史,将棉花与化纤进行对比,指明了棉花具有透气、无静电的优势,同时提出“历史的发展会回到原点,但一定高于原点”的观点。
杨国正老师又对我校棉花的研究课题进行介绍。他表示,我校的研究课题可以分为基础研究、选育新品种和栽培三个方向。“基础研究是对棉花性状、基因等进行研究;选育新品种是育出抗病、抗逆、抗虫、高产和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栽培是性状得到表现的重要步骤。”他对具体内容一一介绍。对于目前在实际生产中棉花优良形状如何结合的问题,他解释道:“实现棉花所有优良性状的结合,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永久目标,永无止境。但不同阶段的主要指标不同,取舍也就有所不同。”
谈及棉花的机械化生产,杨国正老师说:“棉花具有无限生长期,所以机械化生产极为复杂,故机械化生产程度相对较低。”他以“棉花吐絮”为例,以圆珠笔钢珠为喻,分析了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困难,介绍了新疆地区的解决方案。随后提及棉花的实用价值,他说,棉花最早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后来人们对棉花的利用逐渐多样化,既可做药又可以当作布料。“关键不在于棉花本身,而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与知识水平如何。”他总结说。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自2016、2017年连续下降,有技术上有问题,但更多的是市场上的问题。”“农民收益不高,导致棉花种植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在不利用地膜的情况下实现棉花的高产”最后,杨老师为同学们一一解惑,同时提出了思考问题供同学们讨论。
张之洞班2020班吴雨阳同学在与杨老师交流后表示:“这次座谈会让我收获颇丰,了解许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座谈会中师生自由交流的氛围让我觉得不拘束,可以让思维放得开。”
审核人:张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