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华农人】专访独行印度的女孩张瑜彬

    三包行李,四个信息村,十二个故事……3月19日,我校外国语学院08级女生张瑜彬在生科楼103与部分师生分享了这趟不同寻常的印度之行。
    将近三个星期的印度之行让这个外表瘦弱文静,笑容平和的女孩感悟了很多。去印度的想法去年就已经萌芽,在上海世博会担任志愿者时,亚洲最佳案例馆—Pondicherry馆深深地吸引了张瑜彬,馆里的女孩告诉她:在印度有个很好的“信息村”。去年十月份美国科学家杂志主编Bruce来校访问时,张瑜彬担任翻译并向Bruce介绍了自己在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经历以及对印度自然村的关注。Bruce当时送给张瑜彬有关印度自然村的资料,并说“中国和印度需要更多的交流,也许你可以做。”于是她决定,到印度去。
    去干什么呢?了解信息和传播知识。“一个普通的常识也许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常识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因为缺乏常识自己曾经造成对爷爷永远的遗憾,因为缺乏常识贵州的一位家长让自己孩子的一条胳膊永远伸不开……张瑜彬对此很痛心,于是她决定要好好学习怎么样能够让信息有效的传达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去印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抵达之前的那四个夜晚她都没有合眼:临行之前害怕妈妈不放心,她睡在床上,和妈妈聊她从小到大的种种;在北京办签证时,为了省些开销,她在火车站待了一晚;在中东机场转机时,看到那些头戴黑布的妇女,她脑海里禁不住又想到黑寡妇,自杀式爆炸,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第一次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个人住旅馆,她试图反锁所有门窗,但印度旅馆的门窗只能从外面锁,那晚她又是一夜辗转未眠。初进ICT(印度一信息资源传播机构),由于太心急,她鲁莽地想要去拷电脑里的核心资料,但却产生误会。最后,她告诉自己:要适应这个国家,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于是她尝试着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那些人她的善意和求学之心。在大家都很疲惫时,她会放一些放松的音乐,在大家空闲的时候,她会给大家讲一些中国的剪纸和书法等,渐渐的大家都愿意和她交谈了,并且还要请她一起吃饭,跟她讲解一些信息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时间长了,她也渐渐习惯了印度的生活方式,她也像他们那样做,她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他还与印度的几个女孩子结为了很好的朋友,她们一起聊印度,聊中国,聊友谊等等。
    除了知识,张瑜彬还真切体验了印度。与两位退休教授和一位看庙老人的交谈,让她的体会到了印度老人对后代的爱;和一对父女在湖边谈论中国,让她觉得只要有爱世界到处都可以是家;与孩子们的相处,使她了解到了孩子们对中国的向往;向印度学生讲叙中国的志愿者时的掌声,又让她感动不已。
    回国时,她很幸运的见到了被印度人称为“活着的创奇”,带领印度人实现粮食自给问题的M.S.SWAMINATHAN,并得到了他对自己此行的评价--“Hope of world”。“更加努力,继续努力学习,把梦想湾壮大,把在印度学到的东西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这是张瑜彬目前最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