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堂是一名八十年代的硕士研究生,在那个年代他可以选择令人向往的国家机关工作,可以选择留在高校任职,可是他执意去了一家小型饲料企业做了一名技术员。1994年时任营销部经理,月收入6000元,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可得知曾工作过的国有企业落到濒临停产关门、对外招租的困局时,黄炳堂毅然放弃高薪,去做月薪只有800元的国企总经理。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权衡,黄炳堂只想找个舞台去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一个月后,他一举让一个几乎停止“心跳”的企业,再次搏起兴旺起来,打破了连续5年亏损的惨局。在他苦心经营下,该企业成为湖北省饲料行业优秀企业、知名企业。
2000年,世纪之交,黄炳堂再次做出一个选择,放弃专车和国有企业总经理的光环,创办民企——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没有小车,坐公汽;没有酒肉,吃白菜……15个创业者共一个电饭煲蒸饭,结果是上层熟,中层生,下层糊。虽然工作的地方和他的家只有一小时车程,可是他有家不愿归,留在公司睡硬板床。经过20年打拼,他的企业由小到大,迅速崛起,现在的天龙企业已是省级龙头企业。他本人被评为武汉市创名牌十大杰出人物。创业期间,他为农民搞科普讲座300余场,3万多农民受益。还常年为高校学子做创业培训,在母校设立天龙奖学金,激励优秀学子。
阮宜兵,安徽池州人,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大学时代的阮宜兵很早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酷爱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对社会问题、学术问题有打破常规的见解;是学校长跑冠军,有耐力,有韧性;善于结交朋友,以开放的心态和大家打成一片。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给中国所有胸怀大志不甘平庸的年轻人打了一注强心针,阮宜兵放弃铁饭碗,辗转来到广东顺德。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以其敏锐的眼光和市场触觉,扑捉到广东水产发展的大好时机,利用在校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的历练看准了当时正风声水起的养鳗业。他订阅了48种水产类专业杂志,几乎涉足中国水产所有相关部门,遍访中国水产研究所专家,更出人意料的在自家院子里面做起了实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阮宜兵一接触市场就显示出杰出的专业技术研究才能和经营才能。1999年他正式在武汉创立了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1年后的今天,他的公司资产超过一个亿,增长了100倍。“科洋精品,神州驰名”,科洋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已赢得广大用户的普遍赞誉,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到动物营养学博士;从下海当业务员到独立创建公司。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十年拼搏赢得中国饲料界“教槽料之父”美誉,如今他的公司正筹备上市。这位传奇人物就是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海。
1964年,陈俊海出生在越舟湖畔的一个农民家庭。儿时生活充满了艰辛和窘迫,读书跳“龙门”,改变自己生存状况成为少年时代的陈俊海最迫切的愿望。1981年,陈俊海考上华中农业大学。当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会与“农”字紧密联系,也不曾想到会选择“农”来创富人生价值。
1988年,顺利取得博士学位的陈俊海,出人意料地选择南下深圳,下海做一名业务员,跑市场,卖饲料。就在这家企业,陈俊海从底层做起,十年间成长为公司高管,担任公司生产和技术的副总经理。
上个世纪90年代,创业的机遇之门终于向陈俊海打开。陈俊海敏锐地意识到,我国养猪业将越来越规模化、集约化,行业内需要新技术、新观念。正是凭借着这份专业和敏感,1999年陈俊海创办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和研发总监。资金最困难时不惜将自己的房子办了抵押贷款。如今的金新农已形成遍布全国的规摸化研发、生产与销售网络。陈俊海被授予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十大开拓人物”荣誉称号,率领金新农实现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大关。
张金林,华扬集团董事长、总裁。他并没有经历高考的过程,综合素质优异的他,1990年被直接保送华中农业大学学习,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大学生活让他成长,提升能力,学会做人。毕业后在湖北省农机公司就职。4个月后,他从大家看好的国企离职,怀揣借来的300元路费,孤身去了舟山群岛,在一个农民企业家开办的渔业公司出任总经理助理,从机械专业向养殖行业彻底转行。他白天跑客户,晚上学习饲料营养与养殖技术,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成为他成功的引擎。
创业的梦想一直在张金林的心中燃烧,1998年,他回汉创业。2004年,任华扬动物药业公司总经理。
创业时公司不足10人,仅2名销售人员,他克服资金及人员短缺的困难,对业务人员进行紧张而严格的培训,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经过7年努力,公司资产过亿元。
张金林饮水思源,感恩母校,开办“华中农业大学华扬药业班",设立“工学院奖学金”,建立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和学校“兽药新剂型研制技术推广示范站”。
这个心怀大爱的创业者,在全国重大养殖疫情、汶川地震等灾害时,带头发动捐款捐物,集团成为第一家捐助武昌“爱心食物银行”的企业。他时刻提醒着自己,企业和人永远没有成功,因为成功本无定义和标准,他一直在路上,“一切为了健康养殖”造福人类的使命是他坚定的目标。
武汉有一家评估咨询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服务地域涵盖二十余省,代理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业务。这家公司叫永业行,创办者是潘世炳。
潘世炳1991年自我校土地利用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任职,后进入省地产评估中心。优厚的待遇和流年冲不淡涌动在他心中的创业激情。2000年,潘世炳辞去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转身追逐心中的梦想——创办了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创业两年,潘世炳瘦了十多斤,当时公司没有什么社会资源,留不住人员,潘世炳用“筚路蓝缕”形容当时的境遇。面对行业的高压,他从未想过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梦想透着我心底最真的渴望,我不能放弃,当我再努力一点,离梦想就越近一些”。经过他不懈的拼搏和努力,永业行在业界有了标志性成果,成立了评估咨询机构全国第一个党委,组建了评估行业全国第一家研究院,发布了评估机构第一个地产指数。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房地产研究基地也在永业行建立。
“工作就是事业,利润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事业越大社会责任越大。”潘世炳的企业每年都帮扶一批贫困学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他还主动承担大学生创业辅导站辅导员工作,先后到北京、上海、新疆、云南等14个省市公益授课,多次回母校和同学们畅谈创业心得,把永业行作为母校学子的创业实习基地。与母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母校的科研事业和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潘世炳始终关心学子的就业情况,近年来吸纳了百余名毕业生就业。
这位曾2次捧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荣获中国优秀土地估价师称号的创业者,仍然一步一个脚印,以学者的睿智和企业家身份,在新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很多人都出身贫寒,我们经历过苦难,我们感受过父母一代人的艰辛,因为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得到了发展。而让我们寝食不安的,是尚有几亿与我们父辈具有相同命运的农民,他们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农民富起来,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
说这句话的人叫薛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广东海大集团董事长。
大学毕业一年后,在繁华的广州一隅,薛华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迈开了改写人生的第一步。创业总是艰难的,从一间简陋的仓库,到一个临时厂房;从一个租赁作坊,到一个生产基地;从赊欠原料到集资建厂,海大集团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从借资18万元起家,到2008年产值超过55亿元,并已成功上市。
媒体喜欢用这些短语评价薛华:学者的气质、宽广的胸襟、战略的眼光。更多的媒体人则喜欢用“低调”二字表达难以预约采访的无奈。在海大员工眼中,薛华是一个温和而又富有激情、极富个人魅力的年轻企业家。“为养殖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和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这是薛华对海大核心竞争力的精准诠释,打动着所有海大人前仆后继,孜孜以求。
杨瑞生,武汉人。1981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就职于武汉市畜牧科学研究所。80年代,当众人都在忙于眼前工作的时候,他选择赴日本进修开阔视野。后被中国饲料行业第一家外资企业相中,短短5年,从小小销售员直升为副总裁。繁忙的工作并未阻挡他的求知之路,他坚持参加行业高端论坛夯实专业地基,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
1994年,身为外企高管的杨瑞生决定自己创业,也就是这一年,新农饲料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他曾说过“既然最终选择了畜牧专业,就应该为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杨瑞生不断将新农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提炼,审时度势,走共同发展之路,在追求客户、员工、公司三方共同提高的同时,促进行业发展,回报社会。在农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还与养猪合作社合作、培训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带领农民致富;企业还多次为四川汶川地震、光彩事业、上海慈善基金会、非典、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新农公司现有净资产1.5亿元,年销售额达3亿元,产品多次获奖,这位“新农人”被评为“全国三十位优秀饲料创业企业家”, 在为打造中国规模化猪场饲料第一品牌而不懈努力。
师智敏出生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从小对农业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家庭的压力,师智敏选择了华中理工大学。学习了半年,成绩优秀。但他清晰地意识到他的兴趣依然在农业。1995年4月,瞒着家人,他悄悄办好手续,转入了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师智敏的这一大胆的举措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仅遭到了亲朋好友的极力责备,还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一时间,师智敏成了众多人眼里的“怪人”。
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师智敏被老师推荐到武汉的一个农业部门做公务员,但被他婉言拒绝了。他坚定地说:“我的事业在农村,我要到农村中去扎根创业。” 他陆续在全国选了20多个树种,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种水果。
短短几年,他的果园规模从9亩发展到2000多亩。在当地,他培育的优秀品种一改过去只能挑担贱卖的历史,而以高于同类品种3-10倍的价格,进入家乐福、武商、中百等零售巨头的高档水果柜台,打入上海、深圳市场。
他的公司资产过千万,面对财富,面对名利,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为农业发展献身的理想,经过对咸宁市生态环境、农业资源等潜心研究,他开始发展有机水果,横沟有机果园已获得国家环保总局认证,规模达2000亩,填补了湖北有机果业空白。他牵头创办咸宁市果业协会,累计培训果农2万5千人次以上,带动发展高档果园3万余亩,解决了5万多农民的就业,成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他履行了自己儿时的诺言:用知识改变农民命运,回报生他养他的黄土地。
张晓玲,全国“农业硅谷”的引路人。2003年9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武汉建成投入使用,这是全国36个国家级园区中惟一一个坐落在都市城区的高科技农业园,是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农业专业孵化器。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总裁张晓玲,成为了这个新成立的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园区的各项工作。
如何推进园区的建设发展,加强园区自主创新、企业孵化,促进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收,成为张晓玲上任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张晓玲大胆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到2009年底,转化成果1000多项,入驻企业300家,13个示范区推广科技成果600余项,带动了60多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多次得到科技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这个昔日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农业硅谷”,张晓玲被评为“建国60周年武汉十大创业功勋”。
他是行业内最年轻的企业家,毕业7年、时年30岁创立了第一家饲料公司;他的公司饲料年销售额接近3亿元,正崛起为淮海经济区的一支新秀;他就是徐州远方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峰。
李晓峰出生在安徽宿州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6年前,家境贫寒的他,看到父母因学费奔波而苍老的面孔,曾在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暗自流泪,亲人的艰辛曾让他一度产生弃学的念头,但从不向命运屈服的他选择了奋斗。1994年,勤奋好学的他考入了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四年的大学生活,他由生活委员到班长到院学生会主席,在校时的荣誉和光环一度成为他骄傲的资本,但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现实生活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毕业后的三年里,他一直在农村进行技术服务,住在临时搭建的草房里,酷热夏季伴随蚊虫的叮咬,严寒冬季伴随刺骨寒风的肆虐。微薄的收入背后是他超负荷的付出,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用双脚走遍了以徐州为中心的四个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几百场。凭借这种务实的精神,他在短短8年时间内创办了4家公司,年销售额近3亿元。
2008年5月12日,我们看到不舍得为自己买一套名牌衣服的他,亲自押送价值百万元的帐篷等物资前往汶川抗震救灾。110周年校庆时,他为母校捐赠了一块灵璧校门石,他希望母校能培养出许许多多拥有磐石一般刚毅性格的青年才俊。如今,校门石已经安放在新大门的门口,上面醒目地刻着“华中农业大学”六个大字。让每一个走入华中农业大学的学子都深切地感受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名校刚毅的性格和执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