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诚晨 吴佳辉)4月9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校友一席谈”第十五期活动在第一综合楼A206举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77级农业微生物学校友梁超受邀与学院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围绕生命科学领域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主题分享他的经验与感悟。
“这张黑白照片是77级农业微生物学毕业照,这张则是唯一一张保存下来的陈华癸院士与本科生交谈的照片。”梁超首先展示了自己珍藏的在华中农业大学求学时的老照片,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提起这些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他流露出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谈到生命科学领域学生就业与创业这一主题,梁超认为,读、听、写、说是毕业生进入职场必备的四种综合能力。在他看来,在职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一定的智商和情商,还应培养自己处理事情的决断能力。在工作学习之余,他鼓励大家一定要多读书、持续学习,并推荐了《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一书,希望同学们从学习如何高效做工作笔记和总结开始,不断地丰富专业和行业知识,形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增强决策能力。
“大家看看这两张图片有何不同?”一张蚂蚁和蜜蜂的图片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梁超说:“蚂蚁和蜜蜂都很勤劳,但蚂蚁只是一个搬运工,而蜜蜂在不停扇动翅膀的同时,还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将花蜜采回来晾成蜂蜜。”他启示大家在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领域,不要像蚂蚁一样只做没有创新性的工作,而要像蜜蜂一样不断创新、创造,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商周时期的‘贤’字左边是个眼睛的形状,寓意着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右边是个刀叉的形状,寓意着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分工明显,人际活动变多,秦朝时下面加了‘贝’字,寓意着货币的流通,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梁超就“贤”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楷体的演变过程,提出同学们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能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有助于在工作中增强成就感。
当被问及如何求职以及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难题,梁超结合自己在美国求职时的经历,建议同学们在空余时间可以寻找实习的机会,丰富知识的同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以减少意外和不确定性。他指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是很正常的,要迎难而上,做到理智应对、分析问题、善于沟通。关于后疫情时代生物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表示,疫情对全球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但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定要明确。谈及在求职时该选择大企业还是小公司时,他表示各有利弊,大企业有成熟的平台和体系,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但个人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小公司个人发展的成长速度相对较快,但是风险较高。因此,更加重要的是找好自我定位、做好个人目标与职业规划。
最后,梁超表示,设立清晰明确的生涯目标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很重要,60岁退休后的他还在新加坡中医学院全日制学习中医专业,建议同学们在不断精进中主动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寄语同学们要健康和快乐,创造美满人生。
审核人 范金凤